桌子上擺著一本書,書有些舊了,大概是從拾遺書屋那邊來的,《人類天賦的開發》,作者叫非墨,不太出名,也沒有太多的著作,這一本不過是流傳比較廣的一本而已,所謂的流傳較廣,不過是這本書出了紙質書,可能會有一些人看到。

從古至今,紙質書籍一直是人類沒有摒棄的,即使是當今的儲存技術,電子閱讀已經極度的發達。

在天賦研究盛行的當今世界,這類的書籍太多了,基本不會激起水花。不過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和當今世界的盛行的天賦學說相悖。

天賦可以成長,是沒有上限的,不過條件極為苛刻而已。

這句話就如同一個瘋子的胡口亂謅。

天賦是有上限的這一學說,幾乎已經是世界公認,這本書裡面居然提到了完全相悖的理論。只是讓人覺得在譁眾取寵,吸引眼球,這樣子的事太多了,為了暢銷和知名度的提升,拿已有的名人開涮,挑戰已經形成公理的學術,無疑是最快的途徑,縱然罵的的人較多,但是關注度絕對上去了。

裡面用以證明這條理論的案例也好,太過於奇特而無法複製。

泛黃的書頁上寫著:

“天賦是生物在複雜的基因,複雜的環境,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其他複雜的條件下特殊性狀的外顯。因此難以選擇,難以預測,難以發現。”

請注意,他這裡描寫的難以而不是通俗版本的不可選擇,不可預測,難以發現。非墨認為,主要是基因環境神經系統和其他複雜條件太過於變幻無常,如果是在極端條件下,可以控制這些變數的情況下,天賦是可以被選擇,被預測,被發現的。

“可是這些條件根本沒辦法被達到!”黃麟心裡想著。

他說的的極端條件估摸著類似於物理上的零電阻,絕對零度和光速和絕對真空。只能無限接近而不能夠達到,只存在於理論裡面。

問題是,人類在他所說的極端條件下,能存活嗎。沒有任何意義。

所列舉的例子也非常的不可思議。

“偉大的科學家,在全身癱瘓了後,思維的活躍程度達到了常人的幾百倍甚至數萬倍,取得了難以想象的科學成就。”

“歷史上有記錄,有一人遭遇雷擊而不死,忽然在語言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

“古老的武學當中,存在任督二脈,開天門這一類的。只要開啟了任督二脈,武學天賦就會被挖掘。”

作者非墨認為這都是天賦突破上限的記錄。其他的記錄也都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意味。

黃麟如同看志怪故事一般的看著這本書,故事過於離奇,一遍搖頭一遍看,就如同聽人鬼扯,但是那人編的實在有吸引力,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非墨認為,只要能夠複製這些條件,是能夠激發天賦,並且突破上限的。

黃麟想著,那豈不是我想要天賦增長,要癱瘓,要被雷擊,要被開啟任督二脈,怎麼看,怎麼離譜。他最近在瞭解天賦,怎麼就出現了這本書。

黃麟一直不間斷的思考著,最早來源於樹下的老頭,那老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不要停下思考,這是通向事物本質的途徑。”

樹下的老頭讓他不要停止思考,去看清最本質的東西,所以黃麟這些年一直在努力思考,努力學習,每天晚上也一樣,讓自己的大腦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他喜歡那樣子高速運轉有些缺氧的感覺。今天晚上也一樣。

書籍裡面列舉了一些可能讓人們突破自己天賦的方式方法。

“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請不要輕易嘗試。”作者還貼心的提醒著。

“將自身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求生本能可能會激發自身的天賦,古老的故事當中,一個農夫被老虎追趕,他一躍而出,跳過了山澗,跳過了平常難以想象的距離,因此逃生。”

黃麟表示認同,在極度危險的境地下,確實可能會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要是跳不過去呢,就會是另外一個說法了。

“用極大的誘惑和吸引力,以激發人的潛力。”作者認為,當大腦和意志開始調動全身的力量的作用於某一點的時候,是可能讓人突破自己的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