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婦之前做過調查,我們大晉朝現在主要種植的慄米,平常施肥以農用肥為主,百姓辛辛苦苦勞作八九個月,一畝地最多產五百斤,而且這還是水田肥地裡的產量,薄田裡或者遇上旱澇災害更是大打折扣。”

“而這個紅薯,種植起來不僅對土地的要求低,而且生長週期還很短,只要好好管理,四個月就可以豐收,畝產可以達到六千斤,即便是土地在貧瘠的地種植也能達到畝產四千斤。”

江溪把紅薯的產量跟大夫人簡單對比說明了一下,就已經把大夫人聽得目光鋥亮,恨不得當場就要飛過去看兩眼。

“那臥虎山可是在你們彩石鎮上?”

“是,不過,那裡現在還是個匪窩。”江溪見大夫人終於問到了臥虎山,就趁機趕緊又把話題繞回到了關鍵所在。

這也是她在離開之前,把紅薯苗交給林翠花叮囑她一定要在臥虎山上種植的原因。

人都是自利的,何況是對待陌生人。

她無法保證徐懷之一定會幫忙把一個跟他毫無關係的匪窩平反變為農籍,可若是這山上有能幫助到徐懷之,幫助到徐懷之背後之人的東西。

那臥虎山便會成為他們這群人的眼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地方。

“匪窩?”大夫人一聽,果然陷入了沉思。

江溪湊過身去,再次跟大夫人遊說起來,“其實臥虎山只是一個隱蔽的小地方,可若是大夫人能施恩讓山上的人都脫離山匪的稱號,他們必定會對您感恩戴德的。”

這話一出,更是讓大夫人心中一頓。

臥虎山是個隱蔽的地方,即便被悄然洗白,也不會有人輕易注意到。

而也正因為它的隱蔽,種植紅薯的事才會瞞得更好。

等他們把這紅薯種成功了,到時候不管是以徐懷之的名義推廣出去,還是他們這夥人再私下種植存糧,那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江娘子,依我看這臥虎山既然屬於彩石鎮,而且山上又都是些勤懇耕田的百姓,要把它變成村寨,讓你那姐妹成為里正,那肯定完全沒有問題。”

“墨涼,你一會兒跟著江娘子下山之後,把這事告訴徐懷之,他是齊河郡的太守,這臥虎山浪子歸懷也算難得,日後當好生調教照看才是。”

“是。民婦替臥虎山的百姓謝謝大夫人的恩德,臥虎山雖然只是一個彈丸小地,可日後若是大夫人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民婦保證,臥虎山的所有百姓都會全力以赴。”

這一趟,雖然坎坷,可能把臥虎山的大事辦完,江溪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之前對此事徐懷之一直推諉,現在有了大夫人的首肯,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大夫人身體裡的金剛砂已經基本上排完了,接下來就是慢慢調養,補補氣血,這些事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回到京城也可以做到。

這一趟孩子沒有找到,她也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齊河郡上了。

所以等墨涼隨著江溪離開下山的時候,大夫人也開始命人簡單的收拾東西準備回京了。

有墨涼跟在江溪身邊,大夫人也要走了,所以這個院子反而沒有了之前的神秘可言。

這次離開,依舊是墨涼駕著馬車,可車廂裡卻寬敞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