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情冷暖(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路漫漫,張輅將頭探出窗外,現下雖已入關,但周遭依舊顯得十分荒涼。古時人口本就不多,加之連年戰亂,是以哪怕是在官道之上也見不到幾個活人的影子。
最近這些時日倒也經過了兩三座低矮的城池,張輔覺著新鮮,大為讚歎這城池之中比之漠北不知熱鬧繁華了多少倍。可張輅四下望望,街上雖有人叫賣,店鋪也有幾家,可跟後世那種繁華相比卻仍舊顯得十分蕭條,這也讓張輅不禁懷念起穿越以前的那種喧囂,一個現代人,驟然回到沒人任何科技可言的古代,脫離了手機和網路,生活完全可以用枯燥無味來形容。
也就是張輅的心態還算好,不然恐怕已經被無聊所逼瘋,沿途的風景雖然一般,但張輅相信旅途的盡頭一定是美好的。而且這裡離著張玉的家鄉已經不遠,想著再有個兩三天便能見到那些便宜親戚了,這些長輩怎麼著也該給晚輩包幾個大紅包吧?
事實證明,張輅想多了……
又過兩日,目的地終於到了。
車隊最前方,眼見家鄉近在眼前,已經二十年沒回來過的張玉心中即有歡喜又透著惆悵,遊子歸鄉,心底的那種感覺實在無法用言語描述。
放眼看去,家鄉近在咫尺,已能看見張家的牌坊,而此時牌坊之下站滿了人群。
近鄉情更怯,張玉不知要如何面對族裡眾人,他將張輔張輅喚下馬車,自己也是下馬步行,他腳步時快時慢,眼中透露的,均是對家鄉的思念。
走至近前,張玉雙手抱拳,對著牌坊之下的人群鄭重行了一禮。
還未等張玉直起身來說話,已經有一鬚髮皆白的老者被攙扶著走了過來,“可是四房的玉哥兒歸來了?”
這老者的年紀自然比張玉大上不少,之所以要稱張玉為“玉哥兒”,也算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暱稱。
已經有二十年沒被如此稱呼了,張玉也是不由得鼻子泛酸,他認真的打量著老者,片刻之後才開口道:“可是大伯當面?久未歸鄉,讓大伯惦記了。”
張玉說著,又對這老者施了一禮。這老者乃是張玉的大伯,也是如今張家的家主,在族內地位尊崇,哪怕張玉在大元官位再高,回到家中依舊也要尊重自家長輩。
老者對著張玉虛扶一把,還不等說什麼,一旁的張輅已經朝著人群拱拱手站了出來:“有勞各位叔叔伯伯姑姑阿姨俊男靚女們前來迎接了,今日我大伯榮歸故里,還請諸位鼓掌歡迎!”
張輅說完便率先鼓起掌來,然而現場所有人除了將眼光投向他,沒有有人跟著做鼓掌的動作,一時間,現場竟多了幾番尷尬。
張輅這才想起來,古代好像不興鼓掌歡迎來著……
“那個,不鼓掌也沒關係,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輅,在場的諸位必然都是我的長輩,想必已經準備好了紅包,那我也就不吝收下了。”張輅說著,還不忘將雙手伸出,就等著收紅包了。
現場一時無聲,又尷尬了……這時候臉皮厚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只要自己不覺得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
張輅這穿越者的臉皮自然比古人要厚的,他真沒覺得尷尬,只覺得自己都把話說到這一步了,眼前的親戚居然沒有一個掏紅包的,實在是太摳了。
張玉一臉無奈,馬上朝著張輅說道:“輅兒不可無禮,還不速速退下。”
沒辦法,張輅只能依言退下,只嘆息紅包沒能跑到自己的口袋裡來。而張玉則跟大家解釋起了張輅腦袋瓜不太正常云云,之後又是一番客套……
也算是一番客套過後,老者開口說道:“玉哥兒,既是自家人,我也就不在這裡多與你敘舊了,家中本還想多留你住幾日,可好男兒志在四方,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實不相瞞兩日前已有官軍來此造訪,言說玉哥兒不日便要回鄉,玉哥兒何不就此速速南下投靠朝廷?”
張玉表情一愣,自己帶著家人歸鄉並沒有提前通知家鄉的親戚,如今這些親戚盡皆得了訊息在此等候,想來定是那個叫藍玉的將軍派人來過了,而且恐怕還不止來過了如此簡單,估摸著也是好好威脅震懾了一番。
這事也可理解,大明分封爵位首看軍功,張玉此刻若不投靠大明,想必不日藍玉定會領兵來此,現下沒了張無忌的庇護,結果可想而知,當然了,無論是張玉選擇投降亦或是被圍剿,此間功勞都會算在藍玉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