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三方聚首海上難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翼州前往南陽的官道上,公孫離(公孫勝次子)百感‘交’集。
以目前公孫家的勢力,若是要稱霸華夏,其實並不困難。唯一可以算的上是敵人,也就是謝辯而已。
只要把曹‘操’給滅掉,那麼他的地盤可以迅速讓公孫傢俱備統一天下的實力。屆時以謝辯佔據的那些偏遠山區,不管是拼人力還是財力,都不會是佔據了中原的公孫家的對手。
只是他很鬱悶的是,父親沒有打算繼續打下去,而是排他去南陽,商議政體過渡的相關問題,並且時刻彙報給他詳細程序。
值得諷刺的是,他的隊伍裡面至少有三個是父親的眼線,就算自己不彙報,他們也會彙報給父親,而自己甚至還搞不清楚,這些眼線實際上到底有幾個,會在什麼時候向父親彙報。
“閻柔,你說這君主立憲制,真的那麼好嗎?”公孫離看向身為副使,陪同他一起前往南陽,其實也是父親眼線之一的閻柔。
“對於喜歡大權在握的人而言,這個制度非常不好,因為它的核心目標是天下人共治天下,而不是‘某家某族治天下’。
然而對於掌握了無上權柄,卻在擔心子孫後代守不住江山,繼而傳承幾代就滅亡的勢力而言,這是一個福音。因為在這個制度下,不管是誰掌權,都不會有在失勢的情況下,慘遭滅‘門’的情況。”閻柔想了想回答到。
“我覺得大哥不是一個會亡江山的。”公孫離正‘色’到。
“但是主公的孫子,或者曾孫呢?誰也沒有保障子孫後代永遠出‘色’,再加上官吏背後的世家為了手中的權利,也會不斷分化皇帝的權力。
所以不少勢力,其實快的是第三代軍權就會旁落,一旦軍權旁落,政權也會慢慢落入各個權臣手中。若是某一代的子孫只想享樂,不想治理國家,那麼甚至有可能當年就會發生叛‘亂’……”閻柔詳細的給公孫離分析了起來。
“沒有一個朝代可以倖免?”公孫離眉頭一皺。
“夏朝不行,商朝不行,周朝不行,先秦不行,大漢也不行。”閻柔搖頭。
“只是這個政體,乃是千古所未有,也不知道華夏科技院政治系的那幫‘混’蛋,到底是怎麼把它研究出來的。”公孫離最後嘴硬了一下。
“政治體系上古時期也沒有,乃是先人們一步步總結前朝的經驗,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良後,才慢慢完善了這個政體。
按照謝信的說法,我們所處於的是半封建半奴隸制社會,下一個進入的政治體系應該是封建社會體系。
而所謂的君主立憲制,是封建制發展到了極端,社會生產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因為百姓已經全部開化,極力需要追求個人的權力和尊嚴,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一個政治體系。
該政體正因為千古所未有,所以我們才需要前往南陽,仔細商討如何進行過渡,以確保兩個政體的順利過渡啊!想來,其他兩個諸侯也是存著一樣的想法才對。而他們的人,想必也在路上了。”閻柔笑‘吟’‘吟’的說到。
“此政體,對我公孫家真的有利?”公孫離繼續問到。
“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現階段看來,主公應該是覺得有利。”閻柔認真的回答到。
“如此,我等且在路上,好好商量一下,至少也有一個底線,省得到時候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吧!”公孫離開始認真對待起來。
“喏!”閻柔笑了笑。
其實底線什麼的,公孫勝一早就給出來了,只是這個底線只有他知道,連公孫離都不知道罷了。
不過如今公孫離能夠重視並發現這點,其才也可以算是不遜於其兄公孫雷了。如此儘快轉入君主立憲制也不壞,至少不會出現兩兄弟爭奪皇位的悲劇。
十天後,公孫離來到了這個第一次來到了書院‘門’前。
“這就是華夏書院?”看到那壯觀的書院,公孫離由衷的感慨到。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是華夏最大的書院。”閻柔雖然也是第一次看到那麼大的書院,但畢竟年紀大比較能夠把持得住。
“你們是什麼人?”片刻之後,高順帶領的校衛隊就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我等是公孫家的使者,前來拜訪謝院長,共同商討政體過渡的相關事情。另外,這裡是我們的身份證明。”閻柔說完,拿出了一份檔案遞了過去。
高順開啟一看,上面不僅有詳細標明來人的身份,而且末尾還加蓋了刺史大印,想來應該也沒什麼好懷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