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商議共治華夏軍校(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吧,不管是哪個選擇,優先答應這個提案是必然的。
“丞相以為如何?”劉協自然知道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這三個諸侯。
若是他們不答應,那麼什麼提議,都是一張廢紙而已。
“稍後就會開始議論,其實若是陛下再等個一刻鐘,就要開始議論這個問題了。”曹‘操’恭敬的說到。
“哦,那大家繼續好了。”劉協點了點頭。
隨後,大家就領地內的建設問題繼續進行討論。畢竟從各自為政到權力‘交’接,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期間會不會發生意外也沒人知道,所以內部建設必須搞好,以防意外發生。
一刻鐘之後,果然大家已經把‘雞’‘毛’蒜皮的事情討論完畢。
在劉協的期待下,曹‘操’起身宣佈到:“之前接到華夏書院的來信,已經明確了新政體的體系和各個權力部分的職權。
現在,先把這封書信發給大家傳閱一番。然後就針對要不要答應這個提議,進行討論好了。”
曹‘操’發話,中官開始把書信和另外三張臨摹件下發給了大家。大家‘花’了一刻鐘去熟讀信件內容,然後又‘花’了兩刻鐘進行討論,這才開始評論。
最開始是曹軍宿將夏侯惇,他卻是反對共治的:“我們辛苦打下這片地盤,說讓出去就讓出去,這叫我等東征西討的將士們,如何自處?”
“夏侯將軍,書信上有言,軍隊屆時會進行整編,有功之人全部留用,並裁撤一批冗餘計程車卒和低階軍官。
換言之,各位上將的地位自然不變,只是編制被打散重編為大漢帝國國防軍罷了。”宗正劉和出列笑道。
“可是這要拿什麼來保證呢?若是我們‘交’出了兵權,結果對方把我們給軟禁了起來,繼而吞掉我們計程車卒……”夏侯惇繼續嘴硬。
“既然是三家同時進行,難道我們就不會軟禁別人?士卒脫離了你們,難道就不聽你們的控制了?”荀彧笑‘吟’‘吟’的說到。
這年頭將領對士卒的控制非常厲害,很多士卒或許不知道自己的主公是誰,但絕對知道自己的將軍是誰。也正因為這樣,大將擁兵自重是各個朝代的皇帝,都要頭痛的一個大問題。
比如魏武后期,若非司馬懿總掌魏軍,而魏王軍權旁落,已經沒有限制和控制他的餘地,又何以會如此窩囊的接受禪讓?
“不過書信上面也有提出,所以軍官上任前,必須前往華夏軍校進行半年的回爐培訓方能再次統兵這點……華夏軍校是何物?”一文臣表示不理解。
“既然是學校,而且還冠名‘華夏’二字……”郭嘉戲謔的說到。
“丞相可知?”劉協好奇的問到。
“這個謝信已經發過書信解釋過了,其實就是軍官的培訓基地。若是確定‘君主立憲制’政體,那麼以後大漢的軍官都主要出自這個學校。
當然,士兵中表現出‘色’,或者立有戰功的,也會送到該學校進修,然後才能擔任軍官一職。
而這個學校的意義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它的校長並非謝信,而是陛下您……”曹‘操’說到這裡,暫時停了下來。
果然,聽到曹‘操’的話之後,劉協立刻眼前一亮。
心中暗道:這豈非天下將領,都將是朕的學生?而天下將領既然成了天子‘門’生,那犯上造反什麼的,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眼看劉協開始‘露’出得意的表情,曹‘操’微笑著繼續說到:“第二個意義,就是針對每一個名軍官進行培訓,從伍長開始直至一方元帥都在軍校中誕生。
如此不僅可以避免一旦大將喪命,全軍往往會大潰敗的危險;也直接把最高將領的權力,直接分發了下去,避免了擁兵自重的問題。
說到底,只要規定‘有犯上作‘亂’者,殺之可取而代之’,那麼試問天下間還有哪個將領膽敢造反?可以說到了全員培訓完畢之後,整支軍隊都成為了高階將領們的監督者,可眼紅著將領屁股下的位置了。”
說到這裡,他也不由得苦笑。
若是按照這個軍校的制度來看,諸侯們以後也沒辦法指揮軍隊作‘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