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真乃天助主公!”郭嘉也是非常的高興。

曹‘操’的勢力越大,他這個臣子所能得到的利益也越大。

得知了袁軍糧草所在,曹‘操’立刻寫了封信‘交’給許攸帶到許昌,‘交’給荀彧後由他負責許攸的官職、賞賜等安排。

而自己,則點齊人馬,星夜出發,突襲烏巢。

至於所謂的盟友公孫勝,則先一步派人通報,將自己突襲袁軍糧道的事告訴他,並且讓其在適當時機出兵翼州。

當公孫勝接到書信的時候,曹軍突襲烏巢成功的訊息,也隨之傳來。

“且看看,這個曹孟德這次說話還算不算話!”公孫勝將書信在案臺上一拍,立刻宣佈全軍出擊!

很快,三萬騎兵,四萬步卒和一萬白馬義從,帶著足夠的攻城器械,自范陽出發,南下攻打翼州。

五天後,公孫度迅速點其三萬人馬,自青州出發,北上攻打翼州。

曹‘操’也是發了狠,親自帶著麾下大將與烏巢力戰,一舉拿攻破了烏巢的防衛,縱火燒燬了袁軍的糧草,更是招降了前來救援無果的張郃和高覽。

趁著袁軍軍心大‘亂’,曹‘操’在公元201年,帶著全部人馬直接壓了上去。

此刻袁軍士氣已洩,軍心正是不穩。再加上此刻翼州分別遭到了來自幽州、兗州和青州三地的攻擊,士卒惶惶不可終日,最終一戰之下,被曹‘操’徹底擊潰。

此役,曹‘操’殲敵四萬餘,又坑殺了三萬餘投降士卒。之所以那麼做,其實也是‘逼’不得已,因為已經沒有多餘的糧草,去供養這三萬降卒了。

而若的放回去,他們會第一時間被袁紹集結起來,到時候攻打翼州,就會困難許多了。

袁紹最終帶著七千騎遁逃,但是心懷不甘的情況下,最終在回到半路的時候,就吐血身亡了。

袁譚第一時間奪取了繼承權,而袁熙這個牆頭草自然投向袁譚。只留下袁尚灰溜溜帶著一干心腹,逃往幷州。

曹‘操’止步於魏郡,便在郭嘉的建議下,好好休整,並且提防公孫勝的攻打。

而公孫勝、公孫度兩人也是如若無人之境,迅速拿下了信都、渤海、清河、廣平等大部分領土。隨後到了魏郡外,與曹軍對峙起來。

公孫勝倒沒有主動進攻,只是派出使者詢問曹‘操’,盟約不是公孫家拿下翼州的嗎?怎麼你們越境了?!

曹‘操’立刻回覆:官渡之戰的關鍵在於曹軍襲取了烏巢,功勞曹家大點,如此多佔據點地方,也是無可厚非的吧?

本來公孫勝還真的打算強攻了,但這個時候休養了數年的胡人們,因為沒有足夠的鐵器,又組織起了大概五萬人馬,在關外入侵幽州。

公孫瓚支援不住,要求公孫勝支援。

無奈之下,公孫勝只能率眾返回。而曹‘操’也的確沒有趁機襲取被公孫勝打下的地方,畢竟他有太多的事需要處理了。

無論的安撫人心,還是消化戰果,又或者頭疼錢糧問題,這都限制了他進一步向外擴張的野心。

袁氏自此一蹶不振,顯然已經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

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大勢也慢慢明朗起來了。

荊州劉表年歲已大,而且也沒有真正掌握住荊州的權利,所以不足為懼。之所以沒人攻打他們,只是因為荊州被劉辯作為一塊和平演變計劃試驗場,這才保證他不被武力推翻。

劉備此刻只佔據一個江夏郡,但仍處於風雨飄搖之境。他也知道自己缺少一個可以出謀劃策之人,然而也是苦苦尋而不得。只要他一天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軍師,那麼他的失敗已經是註定的了。

孫權奪了他老哥的權,但是江東之地尚需整合。而且地方大族對外人非常排斥,所以孫家若不能夠在江東站穩腳跟,那麼自然與問鼎天下無緣。更何況,他們還得面臨來自越族的問題。

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等待他的就是勢力的進一步擴張。不過在此之前,經濟危機是他必須妥善處理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那麼危險‘性’也的很大的。

公孫勝依然是多災多難,雖然有謝信幫他吸引火力,但洩‘露’的一丁半點火‘花’,還是搞得他的治下,不是偶爾來場瘟疫,就是一場大旱。若是沒有瘟疫和大旱,就直接會遇到胡人南下。簡單來說,公孫勝被天道死死拖在了河北,同時也拖累到了青州。

劉辯的情況稍微好點,雄踞雍、涼、益三州,麾下十數萬敢戰之士。

只是劉辯不急著出關攻打關東諸侯,而是默默發展著自己的地盤。畢竟其麾下三州,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北方又是羌人聚居之地,若不好好經營,麻煩還是很多的。

況且他在謝華的建議下,近期打算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恢復曾經大漢與中亞、歐洲的通商。同時也在拿荊州做實驗,看看能不能不費一兵一卒,就把荊州這塊‘肥’‘肉’吃下去。

此刻的華夏,明著依然是諸侯群起,實際上足夠資格問鼎的雄主,已經有了結論。

新一輪的投資,顯然也要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