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師範興起官渡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大家投票了,所以我盡力碼了第二更!兩更合計六千字送上!
若是還滿意,鮮‘花’什麼的,還望不吝!謝謝!以後都會盡力兩更的!
……………………………………分割線…………………………………………
自193年接到任務,轉眼已經過了六年。
華夏第一所師範大學,最終還是建立了。地址自然還是在遵義縣,而名字叫做華夏師範大學,由華夏書院和南陽郡府合作開辦。
這是一所佔地百畝,涵蓋士農工商四大領域的綜合‘性’師範大學。
為了更好的讓在校學生獲得實踐的機會,更是和遵義縣的其他書院進行溝通,允許每年讓其大四學生,前往各個書院實驗教學三個月。
因為這三個月的工錢是其他教師的三分之一,所以各個書院自然很歡迎。
而師範大學本身,也建立了一所師範大學附屬‘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短期培訓班的那些啟‘蒙’教師們,有一個練習的機會。
當然,啟‘蒙’教師們畢竟都是新手,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不能和那些大派書院相比。但是就讀此‘蒙’學的學生學雜費全免,僅僅象徵‘性’收取一些食宿費,因此也有不少農村家庭,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就讀。
因為有附屬‘蒙’學的存在,所以華夏書院自此不再對外招收啟‘蒙’期的學生。但是對外宣告,在附屬‘蒙’學畢業的學生,華夏書院會優先錄取。
此政策一出,自然有不少家長抱怨。只是‘蒙’學這玩意,隨著如今各種書籍的面世,很多世家完全有能力自己培養,故而對‘蒙’學的重視也就降低了許多。
那些來自農村的父母,則是看重華夏師範大學,乃是華夏書院的下屬產業,所以也相信這裡的教學質量,再加上這裡收費低廉,更有助學資金的幫助,所以才有這樣的盛況。
建設華夏師範大學,足足‘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自開業以來,培養了兩批‘蒙’學畢業生採用五年學期畢業制度,合計一千二百多人;專科短期‘蒙’學教師四批採用兩年制速成培訓制度,合計五百餘人;正規多專業教師採用四年制自選專業培訓制度三批,合計一千零三十三人。
培訓出來的學生,大部分被華夏各地書院、學堂和‘私’塾吸收。因為是經過正規培訓出來的學員,更獲得了華夏師範大學的畢業證書,所以在各地也頗受歡迎,迅速取代了那些自學成才的教師。
如此,自然有部分人怨聲載道。只是在歷史的巨大洪流下,這一部分人的聲音,迅速被主流聲音所淹沒。
很快,所有商人也意識到了師範學院的商業價值。
於是也有很大一批人,取消了書院的建設,或者及時改變了投資方向,進而也開設類似的師範學院或者師範專科學院。至於教師,主要都是聘請華夏師範大學畢業的學生來擔任。
在這六年的時間裡,系統的任務也更新了兩次。
第一次是要謝信培養出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自師範大學第一批在讀生畢業後,這個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次便是如今的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在六年內,在華夏各州郡,至少開設五所師範大學分校。
這個任務其實在第三年就完成,畢竟在接到任務的一開始,謝信就派人在梓潼、成都、右北平、遼西、北海、臨淄、江州、漢中、長安和金城等十個地方開設了師範大學的分校。
沒有進一步擴張的原因,主要還是可以呼叫的師資不太夠的關係。最終華夏會有多少家師範大學的分校,這個很難說。但是既然沒有上限,就謝信認為,自然是建設得越多,收穫也就越大。
所以在任務還沒有終止之前,他不會放棄興建分校的。當然,這個任務的最後完成期限,其實也僅剩下一年多了。
各地師範大學的教學設施還在不斷完善中,辦學經驗也在不斷總結和提高中,南陽的騰飛更是無可阻擋的積蓄著。
但是華夏的其他地方,到了公元200的時候,就不是很太平了。
孫策佔據了江東,趁著劉表大敗,親自上陣攻打江夏。江夏太守黃祖自然無法力敵,最終被孫策麾下大將周泰梟首。
然而孫策同樣沒辦法佔據江夏,因為劉表和黃忠分別派兵南下,孫策抵擋不住最終只能退回柴桑。
江夏距離新野太遠,而黃忠出兵也是因為劉表向其請援,同時表示願意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關係,這才出手幫忙的。如今江夏的危險已經解除,於是又回到了劉表的懷抱中。
然而江夏郡不僅靠近孫策,又被曹‘操’和黃忠虎視眈眈,因此還真沒什麼人願意來這裡鎮守。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讓侄子劉磐轉移到江夏鎮守。
而長沙,則‘交’給了其部下韓玄、韓浩兩兄弟鎮守。
同一時間,徐州這邊戰火再起。
劉備果然迎來了曹‘操’的憤怒,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就迎來了三萬曹軍勁旅。
無奈之下,幾個兄弟四散而逃。關羽暫時投入曹‘操’麾下,張飛跑到了汝南古城,奪了縣令大印自己當了縣令;而劉備,則是帶著其童年好友簡雍等殘部,北上投靠袁紹。
袁紹此刻也和公孫勝打得膩味了,雙方簽訂了停戰協議,就此罷兵。
公孫勝瞄準了徐州,而袁紹則瞄準了昔日好友曹‘操’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