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學分為:農學、商學、工學、音律、繪畫等多種學科的一個總稱。因為並非主流學問,所以一概被稱為雜學。

這些內容雖然都是非主流的學科,但有的可以陶冶你們的情操;有的可以豐富你們的認知;有的卻是可以在無聲無息之間,對大漢甚至對整個華夏造成巨大的影響。”謝信微笑著解釋道。

“真的那麼神奇嗎?”張銘詢問到。

“其他姑且不說,農學可以讓你們知道作物的種類,知道它們的生長規律,使得一年的耕種更有效率,收穫也更高;深入探索,甚至可以不斷提高作物的產量,縮短作物的生長時間,甚至如何更有效的控制土地的肥力。

商學可以讓你們知道低買高賣的方法,讓你們在日後交易的時候不會吃虧,同時更能避免被不良商販的欺詐;深入研究,則可以助你發家致富,迅速積累財富。同時,甚至可以透過商業操作,完成一些政治上做不到的事情。

工學可以讓你們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因為我們生活的房屋,日常使用的各種器皿都是依靠工匠製造出來的;

深入研究工學,不僅可以降低製造的成本,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時還可以讓工藝不斷進步。他日若是能製造出更便利的東西,那麼你們自然是可以名列史冊,流芳千古。”謝信耐心的講解到。

小孩子就是受不了誘惑,聽謝信那麼一說,立刻就對雜學充滿了興趣。

於是謝信也趁著這個機會,在這一節課裡,給他們上了基礎的數學。

因為沒有課本,所以謝信在這一節課,只能和他們說明了一下數學的概念,以及一些關於數學的用處。

但就算這樣,也是讓這些第一次接觸數學的學童們,聽得如痴如醉。

說到底,一幫八九歲,最多也就是十來歲的孩子,比起那些枯燥乏味的經書,他們自然是喜歡寫新奇的玩意。

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對數學多少也有了概念,而謝信也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準備一塊黑板,以及粉筆了?

想到就去做,謝信二話不說來到後山,找了一塊大一點的山石,然後拿出當年在古城修士那裡繳獲的飛劍,刷刷幾下就將山石給分割成了一塊光滑的石板。

有了石板,謝信又瞬移到了宛城,尋找漆匠給石板上了一層黑漆。

當然,整個刷漆的過程,都是在漆匠的驚訝中完成的。

因為這塊石板,至少也有五十幾斤,而謝信居然可以若不其實的拿著。

拿著刷好的黑板返回私塾,謝信考慮要怎麼製作粉筆的問題。

粉筆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石灰石和石膏,這個謝信是知道的。為了獲取這兩樣東西,謝信不得不再次來到宛城,購買了一些原料。

摻入了一些粘土,經過一番煅燒之後,三百多根粉筆總算是製作完成。

“好了!這下子明天就可以給他們上課了!”看著自己的傑作,謝信不由得有點自豪。

這個自豪,比修煉有成,更讓他覺得舒服。

“老師,那孝義書院的李豐,連同幾個學生前來拜訪!”在謝信怡然自得的時候,毛玠過來對他說到。

“哦,總算是來了啊!”謝信笑了笑,示意讓他們進來。

之前因為賊軍北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李豐他們沒有立刻前來華夏書院。如今雨過天晴,一切太平了,自然是要履行承諾的。

李豐來到內堂,一番拜候之後,自然是順利登記入冊,加入華夏書院,成為一名插班生。

而隨著他一起來的學生,也在謝信的安排下,進入藏經閣,開始抄寫經書。

當然,私塾的一些注意事項和規定,也稍微對他們說了一下。尤其是內院,謝信嚴格規定不准他們進入。

之後,則是給他們安排好了宿舍,讓他們不至於晚上沒有睡覺的地方。至於伙食問題,以謝信現在的身家,自然也不介意多添幾雙碗筷。

隨著休息時間的結束,最後一節課也開始了。

謝信扛著黑板來到大殿,自然是引起了一番注意。但很快,學生們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插班生李豐的身上。

李豐如今已經十五歲,和這些十來歲的小孩相比,自然是鶴立雞群,想不引起注意都不行。

在謝信宣佈了李豐的身份之後,大家的目光更是遲遲沒有離開過他。

這不由得讓謝信意興闌珊,暗道因為李豐的出現,自己辛苦準備的黑板和粉筆卻是少了不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