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宣紙,終於跨越了五百多年出現在了東漢的時空裡。

比起蔡侯紙,宣紙更輕便潔白,而且也更適合書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儲存得更久一些,造價更低廉一些。

對於讀書人而言,這就是一種聖物。

而對於謝信來說,他更看重另外一種副產品。

如今他捧著一疊粗糙發灰的紙張,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從今以後上廁所,也總算可以脫離廁籌這種硬邦邦的玩意了。

草紙這種低廉的玩意,在造紙術被改良完成的第一時間,也在謝信有意無意的提醒下,被研究了出來。

六年了,被那種長長而且硬邦邦的玩意,在小菊花上面劃過一次又一次,那個感覺真是讓人感覺非常不爽。

其實後來修真之後,謝信也在懷疑。

既然有靈谷靈獸,仙人們為什麼寧願辟穀,也不繼續進食?難道,真是僅僅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修煉?或者,為了讓腸胃適應長期修煉,而不進食的痛苦?!

他就不由得而懷疑,其實更深入的探索,是那些修真者小菊花被那玩意劃過了無數個年頭,終於是寧願辟穀也不願意再用那玩意了。

不管如何,紙張製造出來了,那麼華夏學堂的書籍就要全面更新了。

為了這個,謝信停止了三天的課程,完全不顧使用童工是違法的事實,發動全部師生一起火熱抄書。

在全體師生不懈努力了三個晝夜之後,華夏學堂藏經閣的書籍就被全部更新完畢了。為此,第四天的課也上不成了,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在那一天都睡了差不多整整一天。

新書用長線裝訂起來,按照種類重新上架。這種一本就能記錄不少字數的書籍,既不佔空間又不會太重,學生們的確喜歡得緊。

其實想想也是,每次看著藏經閣滿山的書籍,學生們自然會無限感慨:這些都是俺們,多日來辛勤勞動的成果啊!

有了這層濃厚的成就感,之前那三天的抄書運動,也就微不足道了。

藏經閣的書籍更新完畢,謝信又開始忙著搭建造紙作坊的事宜。

工學社的學生最多是合格的發明者,但絕對不是出色的經營者。就算學過了基礎經濟學概念,但經商什麼他還缺少了點經驗。

於是乎,工坊的東主最終由公孫開這個內堂總管,出面安排人手管理。而獲得股份的工學社學生們,則推選三個信得過的人,負責會計、出納和監督三項工作。

一個月後,隨著寒假的到來,第一批紙張也製造成功,透過潘氏商隊運往各地販賣。當然,這只是預定,因為現階段謝信還有兩件必須做的準備工作。

第一件,就是準備宣紙和草紙各三大車,運往洛陽進貢給劉宏。一旦劉宏將這玩意列為貢品,那麼販賣起來會更輕鬆一些。

第二件,就是謝信準備拿出一成的股份,然後在幾個工學社學生那邊拿出另外一成股份,合兩成股份送給潁川荀氏。

造紙坊就算規模再大,也不過是民間作坊。沒有後臺的情況下,很容易被人惦記上。

謝信自己多少有點名望,不管是那一派人都不會真的出手。但造紙的利潤太大,若自己不吐一點出來,只怕就算是盟友,也會和自己慢慢離心離德。

利益這個玩意,合理獲得便是發家致富。若是貪得無厭,那便是毀家滅族。

尺度問題,一定要把握得好點才行!

難得寒假,謝信也趁著有空帶著想要去旅遊的眾人,策馬前往潁川一趟。

隊伍很快確定下來,除了標準的三個女眷以外,女性方面還加入了魏氏和郭氏二人,當然他們的兩個小屁孩也隨行。

男性方面除了謝信,也就典氏兄弟和潘氏兄弟,另外還有作為護衛貼身隨隊的魏徵,以及暗中保護眾人的典氏虎賁軍。

謝逸被南華的一番話給刺激到了,所以拉著婁圭沒日沒夜的修煉。婁圭躺著中槍,但考慮到自己身為掌門首徒,修為卻比嚴雄等人要差,也就安心修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