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期的學生,如今都是謝逸在管,為此他不止一次在謝信耳邊抱怨。

所幸婁圭還是很乖巧,而且善解人意的。他主動擔任副手,協助謝逸負責啟‘蒙’期的教學,因此謝信的耳朵終於得到了解脫。

進修期和定路期由謝信主管,但進修期謝信任命謝珍為自己的副手,而定路期則‘交’給嚴雄作為副手,協助自己管理學生。

掌‘門’的命令是不能質疑的,尤其是逍遙派沒有太上長老,而且謝信的實力乃是全派最強的情況下,更是沒有任何人可以質疑他的決定。

於是乎,這些修真界老人雖然心有不滿,但還是‘抽’空幫忙照看一下。

管理階層以前就有安排,這個姑且不說。新學期開始之後,謝信做了一件以往一直想做,但懶得做的事情。

那就是使用‘檢視’技能,好好看一看學生的資質。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尤其在學生的數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其繁雜程度更是會越來越大。

不過謝信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因為他是逆天者,所以索‘性’也稍微率意一點,培養出一些不遜‘色’與三國曆史人物的學生來,讓他們好好在三國這個大舞臺上,發光發熱一回。

而仔細‘檢視’了一圈的結果,讓他驚訝不少。

大部分學生,尤其是來自農家的學生,政治和指揮資質很少有超過A的;來自商人家庭的學生,政治和武力資質很少有超過A的;來自工人家庭的學生,統御和政治很少有超過A的。

來自文繫世家的子弟,武力和統御資質也會有超越A的存在,但幾乎沒有超過A+的存在。就算有,也會付出智慧或者政治資質不會太高的代價。

來自武繫世家的子弟,政治和智慧資質也會有超越A的存在,但幾乎沒有超過A+的存在。就算有,也會付出武力或者統御資質不會太高的代價。

當然,凡是不是固定的,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會有‘天才’這種存在。

謝豪:10歲,尚未拜師,可收入‘門’下。

政治:E+(資質:AA);統御:D(資質:S)武學:D+(資質:SS);智慧:D(資質:A)概況:來自農家子弟,宿主的族弟,同屬於旁支庶子。在原本的歷史裡,一聲躬耕未曾出仕,但後來南下東吳,成為謝景府上管家。

黃球:8歲,尚未拜師,可收入‘門’下。

政治:D(資質:SS);統御:E+(資質:A)武學:D+(資質:A);智慧:D+(資質:S)概況:來自黃氏宗族,黃忠的族弟,但適合走的路線顯然不是武將。在原本的歷史裡,死於第一‘波’黃巾之‘亂’。

諸葛商:7歲,未拜師,可收入‘門’下。

政治:D+(資質:SS);統御:D(資質:S)武學:D(資質:A);智慧:D(資質:A)概況:穎川商人諸葛家嫡系子弟,商人出身,但卻有成為儒將的潛質。在原本的歷史裡,死於第一‘波’黃巾之‘亂’。

隨著一番‘檢視’之後,這三名或新或老資格的學生,出現在謝信的眼中。

其餘資質不錯的還有些,但怎麼也比不上他們三個那麼顯眼。

不得不說,他們三個絕對是歷史名人級別的存在,前提是自己將他們的資質完全培養起來。

與此同時,謝信也不由得一陣惋惜。好好是苗子,就這樣糟蹋了。

由此也可以推斷,那聲勢浩大的黃巾之‘亂’,造成了華夏多少人才的死亡。

這是百分百的Lang費,對華夏的犯罪啊!

人才既然已經挖掘出來了,謝信自然也不打算讓他們繼續吃大鍋飯。

於是,他正式找到了他們,詢問他們願不願意成為自己的‘門’下弟子。

以前說過,學堂不過是引導學童學習知識的地方。老師對這些學童而言,不過是引導者一般的存在,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老師。

謝信如今要求的,就是這三名學生,正式拜入他的‘門’下,接受更深入,更全面的知識。而這所謂更深入的知識,其實就是謝信一直準備好了,但也一直沒有拿出來的大學時期所需要學習的那些知識。

說穿了,學堂不過是初高中一般的存在,大學知識什麼的,那是升級到書院之後才需要拿出來的東西。

三人在聽聞這個要求之後,自然沒有拒絕的意思,紛紛答應投入謝信‘門’下。

因為他們對謝信的尊敬,已經達到了100%。再加上‘名士’這一稱號的加成,所以幾乎沒有半點任務,謝信就完成了這三人的招生任務。在沒有任何心結的情況下,正式招收了這三名弟子。

同一時間,在某次恩愛完畢之後,郭氏也有提到:郭嘉和魏延年紀也不算小了,而且天生也聰慧,是不是應該教導他們一些簡單的知識了?

於是乎,謝信召集來全部在讀的內弟子和‘插’班生,利用晚上的空閒時間,為他們特別開了補習班,在現階段學習到的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為他們深化這些知識,甚至提前預習新的知識。

對於這種這些學生而言,夜晚的補習那是一點壓力都沒有。相反,還被他們當做是內弟子的特別待遇,所以學習起來比白天更加賣力。

由此謝信也不由得感嘆:論學生,現代的哪有古代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