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固發展等開幕

[

首先是第一更,我儘量碼字!爭取大爆!

……………………………………………………………………分割線…………………………………………………………………………

老實說,謝信自南陽啟程,經樊城抵達新野,心中就失望了不少.

眼前雖然天下太平,但新野畢竟是一個小地方,城內居民不過三萬,城牆不過三米半多一些。簡單來說,和古城的規模差不多。

想來也是,後來的新野,也是在劉備的不斷擴建下,人口才稍微多了一些,城牆也稍微些許。但就算這樣,新野之戰一把火就將這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城市,付之一炬了。

如今荊州刺史並非劉表,更沒有經歷黃巾之‘亂’。大量中原士子沒有避難荊州的需要,所以這裡的學風其實並不濃郁。

人口方面,北荊州還好,至少襄陽、江陵兩地還是很繁華的;南荊州就差了許多,不僅土地貧瘠、人口不足、蠻漢‘混’居,還會偶爾遇到下山劫掠的越族,在荊南大肆搶掠一番之後,又遁入山林之中。

總而言之,在謝信眼裡,荊州的最終發展,可以說根本就是間接被黃巾之‘亂’和諸侯爭霸給推動的。

同樣受益的還有揚州,大量北方的人口南下避難。帶來了大量的人才和各‘色’工匠,使得原本貧窮落後的江南一帶,慢慢變得繁華了起來。

之後隨著隋煬帝開始發展江南,又經歷幾個朝代不斷開發,最終江南成為朝廷的錢袋子、糧袋子。其重要‘性’,後來的每朝每代都是非常看重的。

只是本質而言,江南的發展,乃是因為北方遭遇胡人的入侵,而國家無力抗衡的情況下,所造就的結果罷了。

在謝信看來,這是江南人的幸運,但也是華夏的不幸。

一路過來,謝信看到了許多百姓雖然依然努力地生活著,但他可以看出,生活在底層的百姓,營養失調不說,甚至還有一點食不果腹的意味。

新野城小,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東西出售。或許消費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謝信甚至看到兩文一個,三文錢兩個的燒餅。

這年頭還沒有包子這玩意,直至孔明那廝為了祭河,用麵粉捏‘成’人頭的樣子,並且用牛羊‘肉’填充其中,這才有最原始的包子。後來有人偷懶,不在包子裡面放‘肉’餡,所以就有了白麵饅頭。

但就算這樣,路過的百姓也沒幾個去買,偶爾有也是一次買兩個的。

看著那個百姓,仿如珍寶一般,將這兩個燒餅貼身放好,謝信不由得一陣感慨。

皇權旁落,宦官外戚輪流當政,日復一日的爭鬥之下,受苦的還是百姓。

雙方不斷培養自己的嫡系,但求忠誠不求有德。後期甚至只要有錢,就能夠隨便買下官職,三公之位都可以‘花’錢購買。

屆時,這些官吏必然會進一步搜刮百姓,以彌補買官的開銷。攢夠更多的錢,又買下更高的官職,而此處又有新的官員過來,大肆搜刮。

週而復始之下,百姓豈能不怒?恰逢漢末天災不斷,稅賦偏偏還將不下來,百姓豈能不反?!

所以,黃巾起義也不過是張角的適逢其會罷了。就算沒有張角,在人民過不下去的情況下,只要有人登高一呼,起義還是會照樣出現。

或許,若領導人更有能力一些,頭腦更清醒一些,說不準僅僅漢末農民起義,就將這大好江山給打下了。

“天若讓他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天是‘利’的天,一切冥冥之間自由安排,那些起義者們,不過是天道手中的傀儡而已。”一念至此,謝信不由得微微嘆了口氣。

“信郎,你剛才說什麼?!”王榮在一旁問了句。

“沒什麼,只是覺得大漢的百姓,日子過得苦啊……”謝信隨口敷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