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民族本質道境提升(第1/2頁)
章節報錯
穩固發展等開幕
[
第三更……說起來,更這章的時候,心裡有點矛盾.是要符合讀者還是要符合自己的本意好一些。*/.//*最終,還我是遵守了我的本心。不喜可不看。不爽可在書評上說,互相探討一下,或許我的理解也不全面。
今天就三更了,家人‘逼’我睡覺了……因為0000JKJK的投票,所以明晚會是四更!
…………………………………………………………………………………………分割線…………………………………………………………
所有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漢朝初期,越人雖然被當成異族,被漢人防備著。但在漢人的州郡中生活,顯然比在深山要舒服得多。而越族人以他們的鑄造技術,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隨著皇權旁落,貪官橫行,越人的日子就徹底過不下去了。或許對於貪官們而言,只要不是自己的種族,就不存在良心不安的問題。
尤其這幫越人不少有著很高的手藝,若是可以抓來當奴僕,錢袋子自然會更充沛一些。
說到底,還是利益兒子,驅使他們對越人趕盡殺絕。而越人為了自保,最終只能放棄已經習慣了的生活,已經習慣了的語言,無奈地離開城市,返回了他們祖先居住的山林之中。
然而就算這樣,官府還是多次組織人手,將越人在山林之中抓拿出來。一方面誣陷其為盜匪以充當戰功,在這個和平的時代作為升官的基礎;一方面越族‘女’子妖‘豔’火辣可收入‘私’房,男子身強力壯可當奴僕,也是上層社會上的最愛。
長此以往,越人不得不進一步潛藏,進入荒蠻的山地之間,以避開漢人的絞殺。幾代之後,被仇恨的山越子孫們,自然而然揮舞起了屠刀,本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道理,下山對漢人州郡進行搶掠。
久而久之,在漢人的眼裡,山越都是兇惡不服管教的蠻夷。而在越人的眼裡,漢人都是不講信用,貪婪無道的壞蛋。
大家都為自己的戰爭找了最好的藉口,到頭來誰對誰錯,誰也分不清楚。
曾幾何時,大家都忘記了當年越人在漢人州郡生活時,他們在漢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慷慨解囊。忘記了他們民族特‘色’的歌舞,他們臉上的笑容。
在記憶之中,他們穿著野蠻落後的衣服,臉上的表情永遠都是凶神惡煞的樣子。在他們的眼神之中,看到的永遠都是仇恨。
想到這裡,謝信不由得懷疑,堅定的種族主義,是對了,還是錯了?!
在當年,除了血統以外,他們已經和漢人完全一樣。甚至可以說,他們對大漢的歸屬感,比大部分世家還要高!
和那些世家比起來,歸附漢朝的那些越人,更適合漢人這個稱呼。
看了看自己的雙手,謝信彷彿回到了原來的時空。
經過好幾次蠻夷的清洗和融合,那個時空的自己,已經不能算是純粹的漢人了。體內各種異族的血統都有,他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民族的血統更濃一些。
而那張身份證上的漢人二字,更是有種打臉的感覺。至少,單純從血統來看,的確如此。
那麼,自己為什麼會是漢人,而不是其他民族呢?
果然,還是因為靈魂的原因吧……
血統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顆熾熱的華夏魂!來自靈魂的炎黃傳承,來自先祖們傳承下來的文明與道德,直接構成了漢族的我們。
要舉例子的話,實際上東邊那個島國也差不多。
所謂大和民族是什麼玩意,謝信現在還搞不清楚。用他的理解,大概就是被大融合過的民族。
自漢以來,某島國上層所謂的貴族,幾乎都流淌著華夏的血。唐宋時期更是多次前來中原‘借種’。可以想象,如今的島國居民,純粹血統的只怕沒有幾個,否則只怕他們再過幾輩子,也不見得可以平均長高到一米三以上。
只是他們融合了華夏,‘棒’子,南洋甚至米國的血統之後,依然自稱自己為大和民族。他們的‘性’格,他們的生活習慣,本質上不會因為他們的血統而改變。
如此算來,那些依附華夏,文明行為已經完全和華夏融為一體的一族,他們算不算還是蠻夷?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
不堪血統的話,他們的體內,何嘗不是一顆熊熊燃燒的華夏魂?
缺乏的,無非是進一步的關心,以及理解而已!
不由得,謝信想起了自己的‘情’道。
自古征討胡人,以及胡人南下劫掠,其中都有‘利益’二字作祟。
謝信不能否定‘利益’,因為那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但他不希望利益充斥世間,因為他相信天地有情,人間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