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了,在外地碼了一章上傳,晚上回來繼續。

…………………………………………………………………………分割線………………………………………………………………………………

自那次廚房發生了意外之後,謝信和郭氏的關係,變得非常的微妙。

兩人面對面走來時,會微微低下頭,不敢去面對對方。而經過之後,卻會不經意間回過頭來,四面相對,然後對著對方微微一笑。

更多時候,謝信不會特意去找郭氏,而郭氏也不會特意去找謝信。兩人彷彿打算將那天發生的事情,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最終會怎麼樣,實際上也就他們心裡清楚。

先不說他們的感情糾葛如何,且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校慶競賽開始了。

收到了謝信的請帖之後,黃家族學、孝義私塾的人都欣然赴約,謝家族學在謝奎的鼓動下,也來了七八個學生。至於遠一點的族學,除了楊家族學沒有來,其他的也派了學生前來參賽。

本來這種學校的內部競賽,是輪不到別校來參加的。只是華夏私塾在編學生也就那麼四十來個學生,若是就這樣開展競賽,說實在的不到半天也就可以閉幕了,自然也就沒什麼看頭可言了。

實際上透過邀請別校的學生一起參加,也可以互相交流促進一番,讓學生們可以對照別人,知道自己的長處,以及瞭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將來可以將好的繼續發揚,壞的及時改正。

而本次競賽,因為人數的增多,所以原本預計一天內完成的競賽,不得不改成五天完成。

否則剛剛賽跑完畢,又跑去舉重,最後還要參加詩詞、繪畫什麼的競賽,到頭來能靜下心來參賽那才奇怪了。

只是出乎謝信預料的是,本校學生參加詩詞的幾乎沒有幾個,想來也是,自己都沒有教導過他們,所以能夠參加這項比賽的,整個私塾也就毛玠、婁圭和謝逸三人而已了。

更讓謝信無語的是,文系方面參賽的學生沒有多少,但武系的五項競賽,華夏私塾的學生都報名了。

想來,原本以文化為主體,文武兼修的華夏私塾,如今開始慢慢向武學為主體的軍事學校發展了。

不管如何,競賽還是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始了。

黃忠成為了武系評委,而文系的評委,則是透過他將南陽太守秦頡給邀請了過來,充當特邀評委。

看著這兩個掌管了南陽郡軍政命脈的人物出場,左右私塾都放心了不少。

說到底這裡可是別人的主場,若是謝信當評委,特意偏袒自己的學生,那麼這次競賽也就失去了公平性了。

其實也正是因為別的私塾,擔心謝信將這次競賽,變成華夏私塾對外的炫耀比賽,所以才不怎麼想來充當‘陪襯’的。

之所以來,一方面是好奇這個新穎的競賽,企圖以後模仿一下;二來也是衝著謝信的身份,以及謝信身後的黃忠。

隨著秦太守登臺演說,謝信也便正式宣佈,比賽正式開始。

第一天主要是比詩詞、繪畫和音樂三項。

詩詞這一項,和華夏私塾一樣,其他私塾參加這一項的也是寥寥無幾。參賽之人,滿打滿算也就是十來個左右。

而比賽開始之後,參賽者互相將自己的作品唸了出來。格式姑且還算工整,但內容卻是沒有多少意境可言。

最終也是草草完畢,毛玠獲得了第一名,李家村李發獲得第二名,謝家村謝沃獲得第三名。

三位參賽者按照規矩登上了領獎臺,然後由秦頡、黃忠和謝信分別為三人頒發獎牌。

第一名自然是金牌,然後是銀牌,最後是銅牌。打造這些的本錢,由華夏私塾全額支付,這也是因為謝信身家豐厚,才能支援得了。

得到金牌的,自然得到萬眾矚目,因為對於這些村民而言,這一個金牌不說其紀念價值,拿去賣了,也足夠他們兩年的用度了。

第二項和第三項比賽,參加者也不算多,合計也就三十多個人,比第一項略多。

不過在比賽結束之後,倒是鬧了點麻煩。

這個麻煩的根源,其實就是華夏私塾的教書風格,和大漢普遍的教書風格不太相似,所以繪畫和音樂的習慣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繪畫,有漢一朝,為了突顯新朝新氣象,所以秦朝有寫實派畫風,漢朝就創出了寫意派畫風;

十來個別村的參賽者,學習的都是寫意派,而謝信以前除了炭筆畫,幾乎沒有學過其他的東西,所以自然是教了學生寫實派的風格。

於是作品遞交上來,婁圭難得用寫意派的獲得第一還好說,但孝義私塾的張磊和華夏私塾的謝逸,一人用寫意派,一人用寫實派。

張磊的作品意境十足,只是缺乏了一些美感;謝逸的作品寫實,生動,但少了幾分意境。

於是,到底誰可以榮登第二,還真讓人煩惱。

秦頡屬意是張磊,而謝信卻是屬意謝逸。最終黃忠左看右看,拍板選了謝逸,還和秦頡鬧了半天。

最終,第二名還是以謝逸獲勝,張磊無奈獲得了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