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年到來潁川請帖(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在他們看來,農民這個職業是天生的,農民的兒子就算再努力,也讀不出什麼成就來。
於是生源的招收問題,一直都是個人開辦私塾的硬傷。
“看來,過完年之後,要到更遠一點的地方宣傳一下,看看能不能招收到更多的學生吧!”謝信看著私塾升級要求,低聲嘀咕道。
大概下午三點鐘左右,晚飯就準備妥當。雖說這個時間最多算下午茶而已,但習慣上大家都會當這一頓是晚飯。
本來這個年代女子是不能同男人同席的,但謝信這個未來人直接無視這個習慣,不僅讓所有人坐在一起,還拿出了早已準備妥當的八仙桌和椅子。
除了謝信以外的眾人,第一次體驗到這種幾個人圍在一起坐著吃飯的感覺,雖說不太符合禮儀,但不知道為什麼,心中總是覺得這樣令人有種別樣的溫馨感。
因為坐得盡,所以在謝信的帶頭夾菜給謝母之後,眾人也開始互相幫忙夾菜起來。同樣的,這個行為也不是很符合規矩。
但至少,大家覺得蠻開心的。
飯後婁圭對此作出了總結:這一頓飯是子伯九年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次春節。但同時,也是最不守規矩的一次。老師,你這是存心在教壞學生啊?
謝信的答覆是:“管他呢,一年就那麼一次。若是幾個大男人排成排,默默的吃著眼前的飯菜,那多無聊啊!”
公孫開果斷插入:“不過這八仙桌和椅子的設計倒是不錯!主公,不若將設計圖畫出來,尋找木匠製作之後販往各地,這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這個你看著辦吧,需要支取費用的,數額小於三金元的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別忘了,你可是內堂總管啊!”謝信調笑道。
事實上他當然也想拿去賣,甚至什麼曲轅犁、造紙術、高度酒什麼的他更想去做。
只是受到規則之力的影響,只要他去當工匠,或者去當商人。就算配方再對,一切準備再妥當,最後也一樣會失敗;就算商路再暢通,就算這玩意明明會大賺特賺,但到頭也會直接血本無歸。
這就是這套系統最悲催的地方,他可以讓你在某一個職業所向無敵。
但同樣的,這個職業以外的所有職業,涉及個人使用的情況下可以透過,但只要涉外的話,那麼就會一定失敗。
接下來的幾天,黃忠和黃家村一些與謝信有故的村民,紛紛前來拜年。私塾的那些學生,也陸續前來給謝信拜年,並且攜帶了大概五十石糧食過來。
這些糧食,實際上就是過去半年裡面,學生們繳納的學費。
若直接拿去賣,大概可以賣得五貫銅錢;若是留著吃,足夠謝信七人吃上兩年半左右。
若僅僅留下大半年的伙食,其餘的拿去販賣,則還可以有三貫左右的收入。
放在一個農村家庭來說,足夠一年的用度了。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個人開設的私塾只要生源充足,還是蠻有賺頭的。
而公立學堂,唯一的優勢就是塾師的工資旱澇保收,而且絕對不會低,所以私立公立各有各的好處,談不上誰比誰更好。
將近元宵節時,兩個信差來到了謝信的私塾前,給謝信遞上了兩封信。
這年頭做信差是一件苦活計,但收入還算不錯。
看著兩位信差那風塵僕僕的模樣,謝信識趣地給兩人各包了一個紅包。
回到私塾後堂,謝信拆開了兩封信。
一封是來自公孫勝的,信裡的意思有三個:
第一點就是向謝信賀歲,另外讓謝信代他向謝母拜年;
第二點就是告訴謝信,竇武已經死了,謝信兩人也算自由了。若是時間充裕,可以來遼西公孫家做客。
同時也告訴謝信,自己的父母對謝信的教育水平非常滿意,能夠將公孫度**得那麼孝順,所以也希望當面答謝一番。
最後一點,則是告訴謝信,老師李膺只怕陽壽將近,讓他有空去洛陽看看老師。同時如今趁著老師還在,是不是給自己找一個官職,也不枉寒窗苦讀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