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在此之前我們完全沒有想到防寒服竟然還有這樣的功能?”

“沒錯,關於防寒服的改進,我們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得到,再怎麼說我們也是特別辦指揮中心的人!怎麼可能這麼隱蔽?”

“難道說總負責人其實早就已經做了多少的準備,不僅僅是這兩句話,也許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他都已經開始準備了。”

幾名工作人員議論紛紛,目光當中更是流露出了欽佩的神色。

未雨綢繆這四個字在普通人看來那就僅僅只是一個成語。

但是隻有真正做到這種地步的人才,能夠讓人看到究竟有多麼的可怕。

彷彿他們能夠隨時應對各種情況,並且極其優雅而且從容的處理掉。

這種人氣本身就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光想想也叫人覺得匪夷所思。

“這不是很正常嗎?恐怕在我們國家真正知道所有計劃和方案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我老師,還有一個就是龍國的最高層。”

李飛意味深長地說了。

其實這個方案在此之前他也並不知道,而在上一次他跟秦歌討論了工程進度快慢的問題之後,這才接到了這個任務。

當時李飛對此真的是相當的意外和震驚。

甚至遠比眼前的這幾個工作人員更為誇張。

最主要的是,當李飛看到新型防寒服裡面所蘊含的技術以及所使用的材料,真的就不敢相信。

作為一個物理學方面比較專業的學生。

如今李飛對於科學領域的瞭解遠遠比之前在學校更多。

而且還有很多是學生永遠接觸不到的知識。

這都多虧了有秦歌以及中科院的那幫教授和院士。

才能夠讓李飛有機會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去見識一下龍國最頂尖的科學技術水平。

而很多現在還沒有真正公佈出來的技術,都是成本相對比較高,而且沒有辦法普及的。

所以中科院看似非常的忙碌,而且沒有什麼東西交出來,甚至一度讓外界覺得十分的困惑。

總覺得中科院是在瞎忙活。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相反。

中科院的辦事效率恐怕比絕大部分部門都還要高。

而他們所研製出來的科學技術,其實並不僅僅只是在這種時候就可以公之於眾。

每一項技術在最初的時候都是不完善的,必須要逐步走向成熟並且不斷的降低成本,最後能夠做到普及。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就好比那些重量級武器,他們之所以昂貴,他們之所以特殊就是因為這些重量級武器的成本在那裡,而且其威力也非比尋常,所以各個國家都會進行管控。

而像許多基礎的科學技術改良,比如網路,比如交通,乃至於通訊,還有服裝上這些。

其實都是需要經過實驗並且測試,最終確定能夠開始大量生產的時候才能夠進行普及。

否則說白了,當中科院得到一項科學技術就公之於眾,但是最後所使用的效果卻並不能如人預料當中那樣自然而然會對中科院的公信力造成影響。

久而久之那些普通民眾甚至就會認為他們總是在畫大餅。

明明根本沒有做好的東西,偏偏口口聲聲說已經完成了。

這換做是誰肯定都會覺得心裡十分的膈應。

正是因為如此關於防寒服的改良,中科院早就已經開始進行,而且是在前段時間剛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