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因為五位大儒一直聚集在皇宮門口,所以不僅給了太子爺很大的壓力,同樣也給了朝廷很大的壓力。

他們不得不越來越重視這件事情,重視儒家的想法。

不過,再重要的事情,也不如祭祖大典重要。

太子爺決定,在祭祖大典結束之後,再來徹底解決海禁一事。

所以,這兩日的時間,禮部官員一直都在忙活著,他們到處奔走,購買各種材料,以及祭祖需要的東西。

直到祭祖當天,百官寅時就得起床,隨後卯時聚集在皇宮門口,並且有禁軍,御林軍一起,護衛在四周。

場面很大,人數眾多。

待這場祭祖一切準備就緒,各種禮樂都在吹奏之時,朱棣也才從皇宮內走了出來。

今日,他們要祭祀的,自然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陵寢,在中都鳳陽,所以他們不可能到中都鳳陽去祭祀,但卻可以在應天府外的祭祀臺上,舉行盛大的祭祖大典。

這也是每年來,都必須要進行的專案。

朱棣出來之後,便坐上了龍攆,任由臺下的那些太監抬著,朝著應天府外出發。

百官,則其後面跟著隨行。

再後面,是無數的禁軍,御林軍,以及皇帝的十二親衛。

浩浩蕩蕩約有五千人,朝著應天府外出發。

這一日,百姓不得出門,需要等祭祖大典結束之後,才能進行耕作。

朱瞻基牢牢地跟在爺爺的龍攆身旁,朝著應天府外走去。

只是,他的腦海中,想到的永遠是另外一副畫面。

他已經安排人,將五位大儒給偷偷帶上,待到祭祖大典開始之時,五位大儒再出現,或許可以改變皇帝的想法吧。

為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

其他時候見不到,就只能祭祖大典見了。

……

約莫半個時辰後,五千人的隊伍,停在了祭祀臺之外。

這偌大的祭祀臺,象徵著皇家的威嚴,裡面鎮守者還有許多,此時全部紛紛出來迎接。

朱棣率先走在最前頭,朝著祭祀臺一步步的走去,那裡早已經擺好了雞鴨牛羊,朱棣走到了祭祀檯面前,望著這偌大的祭祀臺,眼神中閃出感慨之色。

他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朱元璋還在的時代,回到了自己還是燕王的時代。

太監在一旁念著祭祖大典的用詞,等一大堆繁文縟節過去之後,那太監身體站得筆直,高喊:“皇帝,跪!”

一聲大喊。

朱棣,順勢便跪了下來,跪在了那蒲團之上。

望著祭祀臺,朱棣喃喃道:“爹,今年我來祭祀了,往年在外征戰,還請爹不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