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個探子聽到了將軍說的話,也連忙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

“是,將軍,我們一定會將訊息送往李朝國都的,還請將軍放心。”

“將軍,這件事情我們一定會完成的。”

幾個探子說完之後,便紛紛離開了城牆之上,隨後騎著大馬,朝著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中途某人突然被攔截,那麼訊息就傳不到足利義持的耳中了。

所以為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到足利義持的耳中,並且中途不出現任何意外,幾個人是必須要分開去通報的。

眼前這一幕,雖說將軍已經派人去通知足利義持了,但問題是眼下大明軍隊進入李朝,就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了呀。

大明身為天朝上國,介入這件事情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

數日之後,朱瞻基急速北上,他距離寧城越來越近,而保寧公主的軍隊也在這一路上,不停地召集殘兵舊部,五千人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八千多人左右。

這八千多人也將會成為他們的一大助力。

只不過趙王多多少少有些不滿,為什麼呢?

因為保寧公主那邊人數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只有八千人,連打主力都不夠,現在是他們的國家有難,反倒是大明要出盡全力了。

所以趙王是有些不滿的。

然而朱瞻基卻不這麼想,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利可圖,他雖然幫助了李朝,後續成功自然是少不了好處的。

而且朱瞻基所圖,所謀的,比趙王更深遠得多。

目前這個情況,朱瞻基只能帶著保寧公主一條道走到黑。

很快,距離寧城越來越近了,朱瞻基的眼神中也多了一抹興奮。

馬上就要與倭國的軍隊交戰了,他倒是要看看倭國的軍隊到底有多麼的兇狠,多麼的強悍。

而保寧公主卻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她神色中盡顯凝重,顯然沒有朱瞻基那般淡定,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李朝自始至終都無法對付倭國,在李朝的眼中倭國是很強大的。

所以保寧公主很擔憂,她擔心能否成功地將寧城的糧草全部都燒燬。

……

另外一邊。

李朝國都之下。

在這般緊張的戰鬥環境中,李芳遠愣是帶著百姓們再次堅持了四五天之久。

這幾天的時間,百姓們也是拼死的鎮守的城牆,不管倭國的大軍如何猛攻,他們仍舊沒有放棄,幾乎是已經殺紅了眼。

面對這樣的情況,那倭國的軍隊也已經殺得雙目通紅了。

而且足利義持非常擔心大明的軍隊已經朝著這邊趕來了,若是他再不加快速度,儘快將李朝國都覆滅的話,那麼到時候他一定會面臨兩難的境地。

所以他很擔憂,也導致了他幾乎是不顧一切,不顧任何代價的瘋狂命令大軍朝著李朝國都進攻。

這樣一來他們的速度上就快了很多。

而李朝國都在這樣瘋狂的進攻之下,也是風雨飄搖,艱難度日,只不過因為有李芳遠這麼一個強大的君主,所以李朝國都遲遲都沒有被攻破,能堅持這麼久,也幾乎都是這位國王的功勞。

李方遠站在城牆之上,望著這硝煙四起的戰爭,望著城牆之下,堆積如山的屍體,望著那些死去的百姓,他的眼神中露出悲痛之色。

“大明啊,大明,你什麼時候才會到達?”

“我們李朝已經快要撐不住了啊。”

“永樂大帝,不知道你能聽到我的呼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