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決定於明日,馳援李朝。

……

朱棣在下了聖旨之後,沒過多久便宣佈散朝了。

散朝之後,百官們紛紛往回走。

他們在路上議論紛紛。

“眼下距離倭國進攻,李朝國都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也不知道太孫殿下帶著一萬大軍趕到的時候,已經是什麼樣的場面了?”

“我估計是來不及的,但太孫殿下到了之後,也只能無功而返了。”

“是啊,倭國忌憚大明,肯定會速戰速決,不惜一切代價。”

百官們紛紛討論著,他們甚至已經做好了太孫殿下無功而返的準備。

而胡榮也走在百官門之中。

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不受重視,百官們也在刻意的疏遠與他的距離。

因為在場之人誰都能感受得到,不僅是皇爺不喜歡他,現在就連太子爺也不喜歡他了。

所以百官們要離他遠一些,否則到時候怎麼被牽連的都不知道。

不過胡榮根本就不在乎。

因為他有著自信的本錢,他有信心在他將自己的能力全部展現之後,他就不相信皇帝能對他視而不見。

只是聽到這些百官們的議論,胡榮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把人家倭國使者斬殺了,害得我浙東黨竟是一分錢都沒撈著。”

“太孫殿下,你可真是處處阻擋我的財路啊。”

“這次你帶一萬大軍前往,若是搞得好,便是無功而返,搞得不好便葬身在那裡吧。”

在胡榮看來,倭國進攻李朝已久,李朝國都是極大可能已經淪陷的。

所以就算太孫到了,也是無功而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抱著這個念頭的時候,朱瞻基他卻不這麼想。

因為他知道人在垂死的時候都會拼命的掙扎,更何況一個碩大的國度了。

李朝一定會拼命掙扎的。

只不過朱瞻基想要及時趕到,的確需要費一番功夫。

……

南京碼頭。

朱瞻基與一萬將士登上了一艘大明寶船,隨後便在這汪洋之上航行。

起初大家是決定走陸路的,可是朱瞻基一語定乾坤,直接選擇了走水路。

因為只有走水路才能加快行軍步伐,雖然是逆舟而行,其中不乏兇險,但卻也能大大的縮短行軍時間。

走水路是一個兇險的行為,可朱瞻基還是依然這麼決定了。

此時朱瞻基站在甲板之上,望著這波濤洶湧的大海,眼神之中閃過了一抹精光。

“呵呵,李朝,我來了。”

“這一次我一定要將倭國打服,讓倭國見識大明的威力,如此以來才能讓百官們知道大明的真正實力讓他們明白,滅了倭國只不過是大明彈指一揮間的事情。”

“至於李朝,我也要在這其中埋下一點東西。”

“總不能幫了李朝就白幫了吧,李朝之地雖然貧瘠,但若是能歸於大明,自然也是不少好處的。”

朱瞻基望著這蒼茫大海,眼神中閃出的光芒,何其興奮啊。

因為他的征途是這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