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讓胡榮還能繼續站在這朝堂之上。

不過心中慶幸是歸慶幸,但是聽聞大明要出動十萬大軍支援李朝,胡榮心中還在想著能從這其中撈到什麼好處。

所以他暫時壓抑著,沒有發話。

而百官之中也不斷的有人站出來:“支援李朝而已,十萬大軍就太多了。”

要知道朱棣征伐蒙古的時候,也才不過三十萬大軍,而對付一個倭國便需要十萬大軍嗎?

不過百官們的意見,再一次被朱棣給駁回了。

朱棣呵呵一笑道:“你們知道這一次,朕打算讓誰去嗎?”

百官們紛紛愣住了,夏原吉詢問道:“皇上,您打算讓誰去啊?”

楊士奇也有些好奇,看見朱棣這副表情,他心中彷彿有了很好的人選。

皇爺最有可能選上的人就是太孫殿下。

因為這是刷軍功的最好方式,十萬大軍攻打李朝,那是必然能勝利的。

這樣潑天的功勞,朱棣豈能不給自己的孫子呢?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棣的回答便讓百官們紛紛明白了。

為何要出動十萬大軍呢?因為朱棣想讓朱瞻基帶領大軍前往李朝。

而這十萬大軍便是極大程度的保護了朱瞻基。

聽見朱棣要讓自己前往李朝朱瞻基的眼神中閃過了一抹欣喜。

因為他沒有想到爺爺竟然替自己做出了這樣的決斷,他其實想去的,但因為自己是皇太孫,所以他沒有好意思向爺爺開口,可沒想到爺爺自己也答應了。

這讓朱瞻基興奮的同時,又有些熱血了。

楊士奇他們聽見十萬大軍是由朱瞻基帶隊的時候,他們便再也沒有說什麼了。

因為不僅是朱棣疼這個孫子,就連他們太子黨也想要保護這位太孫殿下。

所以文官們出奇的都沒有做聲,而是預設了十萬大軍都由朱瞻基代理。

就連夏原吉也沒有出生,而是打算湊出十萬大軍的軍費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人站了出來。

正是胡榮。

胡榮拱手道:“皇上微臣,有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眼下距離倭國進攻,李朝已經過去了,數天之久,而這份軍報從李朝運送到我們大明,估計也已經過去了月餘。”

“眼下,要是十萬大軍出動,去支援李朝的話,怕是來不及了吧。”

“微臣建議不如就輕裝上陣,一萬大軍支援李超,這樣的話也能加快行軍速度。”

聽到胡榮的話,朱棣的眉頭微微一皺。

他豈能不知道這胡榮與自己的孫兒有過節,但他沒想到這胡榮竟然還想讓太孫只帶著一萬人去。

萬一要是太孫在途中受了什麼閃失的話,那可怎麼辦?

胡榮的話,讓朱棣有些不滿。

而至於胡榮為何說出這句話,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朱瞻基在李朝之中儘可能的發生危險。

若是朱瞻基死在了李朝又或者受重傷,那對他胡榮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報復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