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瞻基看來,漢王絕不是那麼輕易放棄的人,他能放棄即將獲得的成果,到底是因為什麼?

這些,朱瞻基一時間都還想不通。

只不過老師說得對,現下應該是分享漢王撤軍的喜悅,至於什麼原因,都需要後面再查。

轉過身,朱瞻基看見了漢王的大軍,徹底退出城牆的一幕。

看見了漢王大軍,如同潮水一般退卻,逐漸地消失。

朝廷軍有心想要偷襲,但此時的勝利來之不易,大家都不敢輕易動手。

朱瞻基站在城牆上,望著這一幕,心中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徐州城,保住了!

朱瞻基的臉上,多了一抹笑容。

解縉站在他身邊,吩咐身旁的將軍道:“儘快給朝廷傳信,就說徐州大捷!”

“給朝廷提振信心,阻止人心浮動。”

這等大捷,挫敗漢王,豈能不上報朝廷?

徐州被漢王攻擊,已經有一個多月有餘,滿朝文武都在擔憂這件事情,如今漢王退軍,大捷傳到京師,解縉已經能想象得到,那些文武百官都該鬆一口氣了。

太子爺,也該鬆一口氣了。

百姓們,也會狂喜的。

想到這些, 解縉臉上又多了一抹笑容。

當晚,徐州展開了一場慶功宴。

慶功宴上,將士們都在狂歡,將軍們也徹底再無後顧之憂,開心暢快的喝酒。

而只有朱瞻基和解縉,正在大帳中討論著。

關於漢王為何撤軍一事,必須要弄清楚,否則無以把控戰局。

至於是老爺子親自帶兵來了,他們已經查探過,並沒有。

所以,在戰爭結束後,解縉便第一時間派人去青州城內,瞭解情況,看看漢王到底為何撤軍。

不多時,查探的人回來了。

那名探子,匆匆地走進了大帳,在見到太孫殿下和解縉後,連忙跪下行禮。

“這麼快就回來了?已經查清楚了麼?”解縉詢問道。

探子拱手道:“我們並沒有去青州城,只是混進了漢王軍中,得到了訊息。”

“似乎是因為劉家不再支援漢王,所以漢王斷了糧,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撤軍。”

話音落下。

解縉眉頭微皺。

沒有糧草了,所以漢王撤軍,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