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符合老師的風格。

朱瞻基仔細地看完,對於前線的戰局,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老爺子瞥了孫子一眼:“那倔驢在信裡面說了啥?”

朱瞻基嘿嘿一笑:“說爺爺千秋,爺爺萬歲,爺爺是千古一帝。”

朱棣啞然失笑,搖頭道:“那老倔驢的嘴裡絕蹦不出這種詞來。”

“爺爺,我有點事要辦,就不陪你了。”

話罷,直接轉身,快步離開。

朱瞻基匆匆離開,朱棣一眼就才出來,太孫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辦。

解縉在他的信封裡面,肯定有其他的訊息。

想到解縉給太孫帶信,不給自己帶。

朱棣不由朝身旁的太監呵斥一聲:“太孫走了,沒點眼力見?”

那太監連忙跑過來給朱棣揉肩:“皇爺,皇爺,消消氣。”

……

宮道上。

朱瞻基獨自一人,快步地走在宮道上,眼神銳利且堅定。

因為朱瞻基的目的很明確。

在信封中,解縉只跟她說了一件事情。

眼下,支援漢王的世家不計其數。

大多數都是士紳家族,這些士紳有錢得很,所以能夠用錢堆起來,給漢王造反。

而且,這些士紳豪門,以北方的居多。

其中,財力最雄厚的,就是張,李,陳,劉四家。

而這些訊息,都是解縉這幾個月來所打探到的機密。

除了劉家之外,其餘三家都是士紳階級,只有劉家是商賈世家。

商賈,自古以來就低人一等。

漢王攻伐徐州,其他三家都認為不妥,遂而不願意給錢出戰。

但劉家為了在漢王面前顯露財力,無條件支援漢王攻打徐州的錢財,一路支援。

而這也導致,漢王攻打徐州,完全是不計損失,瘋狂攻打。

好幾次,漢王的軍隊都快要攻上城牆了。

其中,平南將軍更是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

不過,都被解縉給擋了回去。

而解縉在信中說,劉家曾經是沈家的附屬世家,只要能找到沈家嫡系,阻止劉家繼續支援漢王錢財,這場徐州之戰,自然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