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想了想,開口道:“爹,您的意思很簡單,是想讓我替您拉攏武將吧。”

朱高熾咧嘴,露出一絲笑容:“不錯。”

“你小子,夠聰明的。”

朱高熾有些欣慰,這個兒子,果然是一點就通啊。

“朝堂不能搞分裂,百官必須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但武將不服你爹這個大胖子,所以,你就要想辦法,把他們拉到你陣營下來。”

“不管以前是不是支援漢王的,又或者和漢王有舊的,都統統拉攏過來。”

“只有這樣,未來你的路才更好走,漢王在朝廷的支援勢力,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此話一出。

朱瞻基渾身一震。

在看向太子爺,眼神中露出一絲敬佩。

這是他第一次,由衷的佩服太子爺。

這般政治觀光,看得何其之高。

太子爺見兒子詫異的目光,呵呵一笑:“你爹雖然胖,但這腦袋可一點不笨。”

“爹來跟你說說,拉攏武將,有什麼好處。”

“這其一,就是讓朝堂平和。”

“你是不知道,爹上朝的時候,兩方政見不合,武將拼命扯文官的鬍子,餘學夔那麼長的鬍子都被拔禿了。”

“現在啊,這文官都不留鬍子了。”

朱瞻基強忍笑意。

“爹,難怪楊士奇,蹇義他們下巴都是光禿禿的,乾淨得像女人。”朱瞻基道。

太子爺呵呵一笑:“被拔怕了。”

“武將拔鬍子,文官打不過,就用口罵。”

“打得激烈的時候,你爹我喊都喊不住,非得讓侍衛來,才能拉住他們。”

朱瞻基道:“爺爺不會這樣吧?”

朱高熾搖頭:“誰敢在你爺爺面前這樣,也就是我罷了。”

“但,文武貌合神離,咱們爹倆得想辦法啊。”

“避免朝廷分成兩派,得拉攏他們化為自己的羽翼,瓦解漢王在朝中的支援勢力。”

沒了朝中武將,勳貴的暗中支援,漢王的實力估計要大打折扣。

朱瞻基聽著太子爺詳細的計劃,忍不住心中一震,望著太子爺的眼神也變了。

仁宗皇帝,能穩坐二十年太子位,併成功登基,也不是吃素的。

光是這份計劃,就足以誅漢王的心。

這般謀略,肚裡沒有點墨水,是絕算計不出來的。

“爹,厲害啊。”朱瞻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大大的拇指舉在太子爺面前,太子爺呵呵一笑:“爹啊,就是做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