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為了啃下餘學夔這塊硬骨頭,損失了大義,又損失了所有的糧草。

這對朝廷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了。

餘學夔的死,很有價值了。

可朱瞻基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望著那口大鼎,朱瞻基怔怔發呆。

太子爺淚眼婆娑。

因為他跟餘學夔共事十多年,餘學夔是太子府屬官,許多事情太子爺都要請教他一番,才能下決策。

現下,他就這麼沒了……

太子爺的心在顫。

仁宗皇帝,向來不像朱棣那般鐵石心腸,每一位臣子為國獻身,為國效忠,他都心懷愧疚,心中難過。

這已經是第二任翰林院大學士為國獻身了……

太子爺深吸了一口氣,眼淚從臉上滑落,充滿遺憾道:“吩咐下去,餘大學士,以國禮葬之。”

“國士無雙,餘大學士,為國效忠,不惜孤身前往山東,壯懷忠烈,其心可昭,天地可鑑。”

“追封餘學夔為太子太師,授金冊,配享太廟,諡號忠定,封定國公。”

最後一句唸完,旁邊的太監快速記錄下太子爺的話,百官也紛紛默然。

餘大人的功績,遠不止如此。

但能封的官,也就頂多這麼大了。

太子爺在追封完後,親自走到了大鼎的前面,喃喃道:“餘大學士,讓我來送你一程吧。”

“跟著我十一栽,你處理了多少國家大事,如今你壯懷犧牲,就讓本朝太子,來為你招魂一番。”

四周,楊士奇等人忙道:“太子不可。”

按照規矩,太子不可做這等晦氣之事,這會有損國運的。

但太子爺卻苦笑著擺了擺手,搖頭道:“沒事,餘大人為國而死,他的正氣會加諸於國運之上。”

“有他這等人在,我大明國運,又豈會衰弱?”

話罷。

肥胖的太子爺眼中閃過一抹悲痛,凝聚力氣,大喊了一聲:“餘大學士,魂歸來兮!”

太子爺用力地喊著。

“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大,他走在最前方,能看出他肥胖的身子,在大喊著的同時,似乎有些落寞。

百夫長也拉著大鼎,迅速跟在了太子爺的後面。

緊接著,百官紛紛隨行。

太子爺都相送了,爾等百官,豈能不送餘大學士歸家?

四周,御林軍開路,迅速肅清街道,送餘大學士回家。

蒼茫之間,只能聽到太子爺還在喊著:“魂歸來兮,魂歸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