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是活生生的人,回來的時候卻只剩下了一口大鼎?

這位傳世大儒,死在了鼎中,被烹而亡?

一時間,所有百姓的目光變得狹長,他們的眼中似乎湧動著異樣的情緒。

古往今來,哪位大儒不是高高在上,傳世於經典。

可這位大儒卻死得如此悽慘。

從山東回來時,只有數十人護送,只有數十人為他哭喊哀悼。

這般下場,何其淒涼。

這位大學士,本該到了退休養老的年齡了,可他沒有退縮,毅然決然的為天下百姓去了山東。

換來的,卻是被烹的結果……

“爺爺,被烹是什麼意思?”一個小孩,扯著他爺爺的衣服,輕聲詢問道。

那位爺爺抱起孫子,眼中有淚花湧動:“被烹,就是被煮了的意思。”

“被煮了。”小孩天真的搖搖頭,表示不明白。

爺爺嘆息一聲:“人被煮了……”

四周的百姓,都有湧動的情緒。

百夫長將繩子綁在自己身上,拉著板車,板車上放著一口大鼎,後面數十位將士在幫著推,就這麼晃晃悠悠地朝著皇宮的方向走去。

他們的級別太低,不能八百里加急傳信回京。

也不能見到皇帝,親自向皇帝訴說餘學夔的大義獻身。

他們能做的,也只有為餘學夔博取身後名了。

忠臣,不該被埋沒。

他的精神,應該流芳百世,供後人敬仰。

“翰林院大學士餘學夔,捨生取義,為國盡忠,卻不幸被烹,還請朝廷封賞!”

“翰林院大學士餘學夔,捨生取義……”

百夫長走在最前頭,一邊拼命的拉著板車,一邊拼命的大喊著。

他希望能引人注目。

希望能讓朝廷看見,封賞餘學夔!

板車越拉越遠,拉進了皇城,朝著皇宮的方向拉去。

百夫長還在吶喊,將士們還在撒著白色的紙錢。

大鼎內,餘學夔的忠魂仍在,他回京了。

雖死在了他鄉,但也總算回家來了。

就這樣,一路被圍觀著,百夫長拉著這口大鼎,來到了皇宮門前。

此時,是白晝。

宮門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