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武安侯成功地將朱高燧給騙了。

有了朱高燧的親筆信,皇城司統領高正,自然會開啟皇城的門,武安侯就能偷偷調兵進入皇城,隨時待命。

武安侯做好了兩手準備。

一,是讓內侍太監楊慶給老爺子喂毒湯,只要老爺子一斃命,他可以第一時間將埋伏在皇城的兵殺入皇宮,把控局面,然後拿出欽天監王射成擬寫的假詔,廢掉太子,從山東迎接漢王登基。

這就叫宮變!

二,如果楊慶失敗,他就立刻撤出皇城,帶著自己的親兵趕赴山東,投奔漢王。

如此一來,他左右無憂。

思慮間,武安侯已經出了錦衣衛詔獄。

他將趙王的親筆信塞進袖子裡,隨後看向了皇宮的方向,眼神中閃過一抹狠意:“老爺子,對不住了!”

“我跟了你十一年,也混不到國公的位置,到現在也還是個侯爺。”

“人,都想往上爬的,不要怪我。”

……

轉眼。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很快,就已經到了永樂十二年,二月十九日。

這一天,將會是永樂歷史上,最大的宮變。

這次的宮變,由武安侯主導,漢王作為幕後之手,一切都在悄然的鋪開序幕。

經過數十日的準備。

二月十九日,這一天,他們終於要動手了。

今日,老爺子沒有處理政務,早就把政務丟給了太子爺處理,隨後自己就來到了孫子這裡,在這裡呆了一天後,這才回宮。

回宮時,已經是傍晚了。

皇帝寢宮中,數十隻燭火在搖曳著,寢宮四周,都各自站著幾個太監和宮女。

朱棣邁進寢宮,便坐在了龍椅上,正在翻閱著禮部遞上來的禮單。

冗長的禮單,寫的都是冊封太孫時要用到的東西。

老爺子一邊審閱著,一邊淡淡一笑:“太孫,你十二年失去的,爺爺都會還給你……”

說出這番話,朱棣不知道為何,心中突然舒服了很多。

可能是因為,終於能彌補心中對孫子的虧欠了吧。

朱棣輕鬆了許多,臉上也逐漸放緩。

這時候,宮外走進來一人。

那人,穿著紅色的袍子,正是內侍太監楊慶。

楊慶悄悄地走進來,走到了朱棣的身後,低頭,低眉順眼地笑道:“皇爺,您該洗腳了,奴才幫您洗個腳,夜深了,您就儘早歇息吧。”

朱棣頷首:“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