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解縉回到牢房,躺在稻草堆中,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喃喃道:“我解縉何德何能,竟在有生之年,免去死災,再遇明主啊……”
“大明啊大明,你再等等,你很快就會遇上一個能掃除你一切沉痾舊病的君王,那個君王的名字叫做朱瞻基。”
“這牢房便如天下,太亂了,牢房何時能幹淨,我何時再出去吧。”
……
次日一早。
兩個守門的錦衣衛,十分無奈的給老賴解縉開啟了詔獄大門。
“您出去住不行嗎?”
“天天這麼開門,您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別人還以為詔獄是過家家啊。”
解縉搖頭:“不行。”
話罷,轉身便走。
今日的他,還是一身乾淨的紅袍,這紅袍便是百姓血染。
在大街上走著走著,解縉走到了一座府宅之下,牌匾上寫著兩個大字:黃府。
“黃淮,許久未見了。”
喃喃著,解縉登門拜訪,敲了敲門。
門開了,下人問道:“您是?”
解縉開口:“我是解縉。”
解縉之名,這下人可是聽過,曾經與他家老爺十分交好,同朝為官,同是內閣成員。
可解縉不是被抓了嗎?
“那您等著,我去稟報。”話罷,那下人跑去稟報。
約莫小半刻鐘,黃府的門全面大開,一道急匆匆的身影走來了。
他提著褲擺,一邊快步走著,一邊朝門外看去,當看見門外那道熟悉的身影,黃淮的眼珠子幾乎要蹦出淚水:“解縉,解大人,你回來了?”
黃淮,浙江人,與解縉,楊士奇等人共事文淵閣,武英殿大學士,輔佐明朝五代帝王。
他與解縉的關係很好,史書記載,成祖每上朝議事,常援黃淮與解縉侍立御榻左,以備顧問。
而且他也偏向於太子黨,永樂十二年黃淮被漢王朱高煦誣陷,入北京詔獄十年,朱高熾即位後,才被放出來。
解縉哈哈大笑:“老兄弟,沒忘記我吧?”
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黃淮拼命的拍著解縉的背,感覺有些不真實。
拍著拍著,他忍不住淚水橫流:“解兄,我以為你可能要死在那詔獄了。”
“這些年,沒有你陪伴在帝側,我是如履薄冰,生怕哪天不小心就被帝給砍了。”
解縉感慨萬千,見黃淮真情流露,不由笑道:“是啊,我們的皇帝可是吃人的老虎。”
“今日來,是有事的。”
黃淮連忙將解縉請到了內堂,端茶倒水,問了許多情況後,這才談到正事上。
解縉從懷中拿出朱辰昨日寫的文章,遞給黃淮道:“今日我來,是想讓你看看我在牢獄內所創的新學。”
新學?
黃淮哈哈大笑:“你解縉果然是在牢裡都不忘做學問啊,好,我來看看,給你點評點評。”
話罷,黃淮開啟了那篇文章,仔細翻讀了起來。
只不過,才剛讀到一半,黃淮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