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那一大堆的摺子都留給我批,得虧我批得快,否則哪趕得上瞻基這場。”

老爺子把事情都留給他,自己跑出宮逍遙快活,也不是第一次了。

望著朱辰的身影,太子爺呵呵一笑:“這小子,要是能把徐老斗敗了,那可揚名天下了。”

小亭中,徐旭還在辨法,講道!

講完之後,徐旭的聲音逐漸落入尾聲,望著朱辰:“小兄弟,你,能夠理解麼?”

這老頭,的確厲害。

幾十年的書,不是白讀的。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為辯駁做準備。

先是拱手一禮,朱辰搖頭:“徐老所說的這些,不過是理學中的弊端,卻將其講得大義凜然。”

“三綱五常,我們得遵守,但也需要根據時代去變化。”

“存天理滅人慾,人心豈能禁錮得住?”

“商稅不改,百姓因苛捐雜稅不堪重負,人人生怕餓死,遇到災年就需要朝廷賑濟,這豈是盛世?”

“家無餘糧,這豈是盛世?”

頓了頓,朱辰的語氣鏗鏘有力,吐字清晰。

他不僅是在與徐老辨法,更是在講給全天下人聽。

“商稅不改,商人便更有錢了,他們有了錢就會去買地,讓更多百姓為他們做工,成為佃農,土地兼併。”

“眼下,這個勢頭越來越猛了。”

話罷,看向兩岸上的那些百姓,學子們,朱辰繼續道:“敢請問大家,我說的對不對?有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朱辰知道,這句話扔下去,定然會激起千層浪花!

因為這是真實在發生,在演變的。

兩岸的百姓,學子們微微一愣。

當即便有許多百姓回應起來。

“別說是各地,就是應天,這種事也不少啊。”

“那年鬧災荒,我的地就賣給劉大戶了。”

那些家境稍貧的學子們,也愣住了。

他們本不想承認朱辰這種理論,但仔細回想一下,他們只能沉默。

“我家的田,就在災年賣給士紳了,現在我父母俱是佃農,不夠我讀書。”

“我二叔家也是。”

“我表叔公家,也有這種情況。”

兩岸引起了騷動,朱辰笑道:“理學只注重綱常倫理,和表面的事務,你們站在天上,又豈能看得見百姓疾苦呢?”

“這和紙上談兵有什麼區別?”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兩岸上的無數人,語氣鄭重,深沉!

“心學注重的是民生,講的是看得見的,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新,為往生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