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來,不要吃飯,不要睡覺,就給我坐在這想!”

“還有你,太子爺,那杭洲知府可是口口聲聲的太子黨啊。”朱棣冷笑道。

雖然暫時還沒查到杭洲知府是不是貪官,但明知道發了大風潮,卻還不提防著大壩決口,那就是無能。

當官卻無能,那就是罪,太子就是識人不明。

太子臉上的肥肉在顫動,冷汗直冒,連忙道:“爹,我們想,我們這就想……”

朱棣陰沉著臉,坐在了一旁:“趕緊想。”

老爺子雖然殘暴,好殺,造反上位,但卻並不妨礙他是個重視百姓,重視民生的好皇帝,否則也不會有永樂盛世這樣的說法。

登基的第一天,老爺子就告訴子孫們,咱爺們得好好幹,要不然百姓們會罵咱們是賊。

四縣的百姓啊,要是都死了,他朱棣的脊樑骨還不被人戳破了?

就這樣,太子爺和文官們從深夜商量到了天明,可引水分流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每一步都要考慮得面面俱到,否則又會引起其他災害。

導致文官們的推進速度並不快。

老爺子坐在一旁,閉目養神,聽著文官們嘰嘰喳喳,卻遲遲沒有拿出治水的路線來,這讓朱棣的內心變得異常煩躁。

“我出去走走,你們繼續。”朱棣沉聲說罷,直接邁步走了出去。

太子爺見老爺子走了,忍不住鬆了口氣,看向楊士奇等人道:“快,繼續想辦法,杭洲知府無能,咱們中樞必須要趕緊拿出方案來。”

……

不知不覺間,老爺子就走出了紫禁城的宮門,朝著西大街走去。

那裡,是朱辰的住處。

此時天色大早,那臭小子想必還沒有起床。

朱棣心中想著,快步朝那小院走去,熬了一夜的朱棣,並未顯得無精打采,仍舊腰背挺直,不顯疲憊。

重重敲了幾次門,還沒見那小子來開門,果然在睡懶覺。

朱棣一笑,邦邦邦的敲得越來越重。

門終於被開啟了,朱辰出現在朱棣面前,睡眼惺忪:“老爺子,你來了?”

“天天偷懶,昨天我讓人給你送的圖紙,你看得怎麼樣了,有沒有想出治水的好辦法?”朱棣說罷,直接走了進來。

滿朝文官都沒想出來,朱棣對朱辰其實不報太大的希望,只是想看看朱辰的作業而已。

提起這個,朱辰有了一些興趣,連忙將昨日畫好的那副圖紙遞給了朱棣:“老爺子,你看看怎麼樣。”

話罷,便期待起來。

哪怕能得到老爺子一句不錯,朱辰心裡都舒服。

朱棣有些詫異,接過了朱辰手中的圖紙,而後在桌子上攤開。

清晰的畫卷上,映照著杭洲的大好河山,而在這些河山的四周,還標註著一道道的細線。

這一道道細線,如同一條條貫穿的溪流,疏通著大風潮引發的水災。

朱棣凝眉細看,原本緊皺的神情,竟罕見的舒緩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