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汐聞言,又是白了白臉。

沈硯打算將通關文牒給她的時候,忽然出了事,要不然她也不會來這兒冒險,把自己交代出去了。

事到如今,她只能矢口否認:“是我自己想跑,想回北楚去,靖王未免想太多了!”

沈硯沒想到,自己寵了多年的外室,竟是個北楚細作。

他氣得渾身顫抖,又是說不出話來,兩眼一翻,又直接暈過去了。

由始至終,陳汐連正眼都沒看他一眼。

顧北凜知道她不會說實話,揚揚手,便把人押回去龍衛司關起來。

就連沈府,也得暫時查封起來。

至於沈硯,就由成燁親自看管,免得讓殷太后得了機會下手。

還不用天亮,宮裡就知道了此事。

殷太后知道了此事,發了好大的脾氣。

“沈硯這個蠢貨,養的外室竟是個細作,哀家真是後悔,當初怎就抬舉他了!”

佩珍說道:“太后,沈硯是多有防備,但那細作也是個厲害的,跟了沈硯多年,還給他生了個兒子,試問,哪個細作能做到這份上。”

也不怪沈硯看走眼,就連她們,也以為那只是個普通歌姬,依附著沈硯而活,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沈硯替哀家辦事多年,知道不少事情,他必須得死。”殷太后冷聲道。

“可他現在由靖王那邊的人看管……”佩珍蹙眉,覺得棘手。

殷太后瞥了她一眼,“那就多派幾個人,或者你親自去!難道你讓哀家栽在他手裡嗎?”

佩珍低頭,“奴婢明白。”

只要靖王不在,她還是有把握殺了沈硯的。

儘管出了這麼個小插曲,嶺南王兄妹還是進宮述職請安。

殷太后也去了承光殿,說了點正事,便有意無意扯到了兄妹婚嫁之事上面來。

顧策舟坐在龍座上,有些焦急的看著百里旭。

他已經給了百里旭一份名單,他是沒挑好,還是沒喜歡的?

百里旭微微躬身,道:“謝太后關心,家中孩子敏感,他母親過世沒幾年,還得顧及著他的感受。”

殷太后蹙眉:“這都兩三年了,你偌大的王府,需要人操持,孩子也需要新的母親照料。”

百里瑤則道:“請太后放心,百里王府有臣妹,一切都很好。”

“這怎麼行?你都二十三了,怎還能耽擱著。”殷太后說道,“哀家也為你挑選了幾個英年才俊,不如你先瞧瞧再說?”

顧策舟一聽,哪會容忍殷太后先下手為強。

他說道:“母后,此事不急,嶺南王他們還得在盛京呆上兩個月呢,到時候他們若有中意的,自會來跟你請旨的。”

殷太后笑容淡了幾分。

若連嶺南王都效忠了顧策舟,她往後在朝堂上,怕是步步艱難。

她真是小瞧了自己的兒子,他討好效忠殷珩的人,經營到今日這種局面,是一點都不容易呢。

她的目光在百里瑤身上停留了片刻,很快生出一個主意。

皇帝想將嶺南勢力收入囊中,還得問過她樂不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