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把所有人綁上賊船(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王睿被孫堅斬殺的半月後,朝廷的一道聖旨送到了襄陽城中。
原來太常兼益州刺史的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漢獻帝。
他建議改刺史為州牧,增重州牧手中實權,以便排程本州兵將清剿黃巾、匪盜、宗賊、山越等禍事。
董卓聽從賈詡建議,讓漢獻帝同意了劉焉的建議,改各州刺史為州牧。
同時並董卓大勢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各州州牧。
若王睿晚死半月的話,他便不會再受到劉誕、蔡瑁等人的掣肘了。
不過董卓聽說劉誕在荊州混的風生水起後,這個心裡也是一陣不痛快。
於是他在李儒的建議下,任命荊州長史劉表為荊州牧,並加封其為鎮南將軍,賜假節,封成武侯。
有了這道聖旨後,劉表的身份一下子就跟劉誕拉開了一大截。
所以整個荊州的氏族、大家們全都彷徨了起來,特別是那些已經跟劉誕結拜有了牽扯的人家。
襄陽城外峴山居內,以龐為主家其他世家為客的聚會在此舉行了。
這一天,當他醉酒和劉誕結拜的二十六位人才全部到齊了。
如今也唯有龐家能有這麼大面子,能讓這些人物全部召集到一起。
龐德公依舊在後院種菜閒散,招待的事情完全交給了龐義和龐季二人主持。
這個龐季也是龐家旁支的子侄,算是龐義的堂兄。
龐家已經與劉誕算是繫結在一起了,所以他們急需將更多的人綁上他們的賊船。
而當晚結義的事情,正巧給龐家一個非常好的藉口。
當然,這次的聚會劉誕也派遣一名代表前來。
這代表不是別人,正是劉誕的頭號心腹禰衡。
禰衡當天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的下毒犯招出了自己的幕後指使蔡瑁。
其實這人也是禰衡、劉誕意料之中的,蔡家對劉誕的態度從第一天見面就昭然若揭了。
但是禰衡卻是一個洞察秋毫之人,他一眼就看出這個蔡瑁想對付的絕對不是自家主公這個簡單。
蔡瑁當天在酒樓下毒,首先肯定是要壞了美香樓和劉誕的名聲。
其次,他那天暗地想針對的人則是荊州名義上的主人王睿。
禰衡抓住下毒人後,立刻檢視了當天點佛跳牆的名單。
點這道菜的一共有七桌客人,王睿所在的雅間赫然就在其中。
禰衡從來不相信什麼巧合,所以很快就將所有的線索串聯了起來。
蔡瑁當時一定是想一箭雙鵰,既要搞臭劉誕的名聲又要搞沒王睿的性命。
王睿死後、劉誕臭後,能接手荊州的人還能有誰?
唯有荊州長史劉表和江陵太守劉範二人了。
但是蔡瑁根本沒將劉範看在眼裡。
因為劉誕一旦出事,他這個做兄長的哥哥一定也難逃干係。
禰衡當時就是將這些事情說給王睿知道。
這才讓他在關鍵時刻看清楚了蔡瑁的險惡用心。
但是禰衡千算萬算都沒算到,這個王睿到底還是在南陽戰事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