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誕佔領涪陵之後,當即命馮方為縣令,禰衡為軍師。

他命令二人一邊收攏人心一邊招兵買馬。

馮方也是做過大官的人,對於如此調教百姓很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禰衡這個大忽悠更不用說了。

他四處遊走、到處宣講,將涪陵附近的淳樸青年都忽悠來當兵了。

禰衡對外打出的口號是“打倒貪官酷吏,攘除賊佞山匪;衛護巴蜀家鄉,重建漢之天府。”

益州一直被譽為天府之國。

但是漢末開始,這裡便連年匪患不斷。

百姓被酷吏和盜匪欺辱的苦不堪言。

幾任益州刺史都沒能解決益州貪墨和山匪的事情,這讓百姓對朝廷逐漸失去了信任。

多年積壓的憤怒,在這一刻被禰衡引燃了!

三人佔一城的事蹟早就傳開了!

有猛帶頭,還有這麼完美的藉口。

但凡有些血性的益州男兒都坐不住了。

在家老實種地會被欺負死,出去拼一拼大不了也是一死。

為了自己和家人,倒不如跟著那三個勇士搏一把!

於是,每天前來涪陵投靠的人是越來越多。

他們有的是農民,有的是難民,甚至還有附近的一些山匪。

來投靠的人其實都有一種獵奇心理。

他們都特別好奇,三個人拿下一座城的糾結是何等英雄。

短短十日功夫,馮方和禰衡就已經募集到了四千兵眾。

其中有五百多人是原來涪陵的守兵。

劉誕就以這五百人為基礎,讓他們擔任了伍長、十長、隊長、百夫長等等基層軍官。

最令劉誕感到驚喜的是,一個涪陵百里外一縣都尉,竟然帶著整編制的六百軍士集體來投。

劉誕為表隆重,親自率眾出城二十里相迎。

兩人見面之後,劉誕只見那都尉身材魁梧、面容不怒自威,竟有種大將之風。

那人見來了一隊人馬,看見帶頭那人面色英氣俊朗,身後跟著幾個也是個個威武。

於是料定來人就是在涪陵起事的英雄!

隨即他催馬快速上前,而後翻身下馬便拜。

“末將劉璝,見過將軍!”

劉誕聽到對方姓名之後,眼中不禁微微一亮。

這個劉璝他竟然是有些印象的。

在歷史之中,此人曾受劉璋之命與張任、鄧賢等一起率精兵拒捍備於涪陵。

雖然後來一路戰敗,卻也是個寧死不降的硬漢。

劉誕面露喜色,立刻下馬過去親自攙扶起來。

“劉都尉快快請起!”

“有你相助,我等義軍便如虎添翼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