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于謙令人折服的另一個原因,在這個時代,他也只是靠俸祿過活,官服裡面打滿了補丁,被殺時抄家都沒能找出什麼家產。

朱祁鎮有些失望,只是小小的一個城市,就折射出整個大明的現狀,更令人憂心的是百姓自己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認為世代如此,便默默接受了……

可從來如此便對了嗎?難道非要等到社會矛盾淤積到不能緩解,到時重開天地,讓滿清再誤華夏三百年?

思想啟蒙、開啟民智,從普及教育開始!這又有一個前提,就是糧食,家裡要有餘糧才能有上學的心思。

可現今的美洲大陸還沒被哥倫布發現,那些高產的糧食如:土豆、玉米、紅薯等還靜靜的待在自己的原產地。

以目前的農業技術來說,有了這些新品種才有了促進社會進步的基石,甚至是進行催動工業化發展,自己要加快步伐了。

朱祁鎮自己也沒料到,因為一個貪婪的貴族,能聯絡到這麼多的問題,舉一反三了屬於是。

“會當媳婦兩頭瞞,年富,你是朝廷的布政使,一省的媳婦,這個事你看著辦吧。”朱祁鎮不再糾結於制度問題。

年富鬆了一口氣,從他開始說這個問題,就一直是戰戰兢兢的心情,伴君如伴虎,就怕自己那句話讓皇上不高興,自己就完了,幸好皇上英明,沒有過度解讀自己的意思。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都是臣的本份。”年富說。

朱祁鎮卻糾正道:“食民之祿忠民之事擔民之憂。”

“皇上聖德!”一群人的彩虹屁紛紛。

“只要有這個心思,就沒有辦不好的差事了。”朱祁鎮定了調子。

可偏有人要唱個反調

“臣想提醒一下,君臣佐使,藥中主藥藥效對了,輔藥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熊宗立還是如此直男。

不說金齊、樊忠,就連一向直言的商輅都露出了一副不善顏色。

“大膽熊宗立,看病看糊塗了你是!天子面前說什麼瘋話!是給錢家兒子看病看累了?還是走路太多身體跟不上?”李賢趕忙替熊宗立辯解。

朱祁鎮說:“哦,說的有理。熊院使倒是有當代魏徵的樣子,只是朕卻比不上唐太宗哦。”

眾人皆是一震,就連做人如用藥一樣嚴謹的熊宗立,此時也露出慚愧神色。

他說:“臣如何能比魏徵,就是一個治病的大夫罷了,皇上如此自謙,成就定然會遠超唐太宗。”

像一路走來的李賢等人,深知熊宗立說出這種類似拍馬話的不容易,都覺得熊太醫深藏不露了。

朱祁鎮知道熊宗立說這話有多難,卻不以為意的說:“但求實事確能做到吧。”

年富對皇上與臣子商業胡吹沒什麼太多的感受,只是想著可能是君臣間的日常操作。

“行了天色不早,都回去休息吧。”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