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自然知道這處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可畢竟不是如俞修義專業,只是點頭靜待下文。

俞海哎呀一聲,“這是故意將此處搓薄,致使船底壓力不同,在下水承受巨大水壓之後,就會因此而使得船體破裂,這才是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

有了俞海這位老行家的定論,朱祁鈺再不遲疑。

一面讓俞海等人重新建造寶船,一面吩咐所有人再進入已修建好的寶船中,務必要反覆檢查,再不能出錯了。

還讓所有船塢提前蓄水,只等朱祁鎮一到開閘出海就是,然後便匆匆離去,他要儘快將這個結論稟報朱祁鎮。

等朱祁鈺走後,船廠又開始忙碌起來,所有的工匠都在俞海父子的指揮下開始工作,熱火朝天的重新復工。

“田昆,田力,你們兩個帶人去將所有的大漆跟桐油帶來,時不我待,不能慢慢做了,要儘快把這艘寶船重建!”

俞修義指揮著兩個光頭向漆房而去,這是招來的兩個流民兄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因為沒有身份當時被審查了好一陣子,本來要趕出去的田氏兄弟,也是俞修義看他們兄弟二人踏實肯幹這才說了好話,把人留了下來。

“嗨,咳咳,好的大人!”兩個人答應一聲,一溜煙的跑走,行動的積極遠超其他人。

俞修義收回了目光,轉身前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乾清宮內,朱祁鎮靜靜聽著朱祁鈺的詳細彙報,雖然早就知道是有人故意作祟,甚至搗亂的人都已經畏罪自殺。

可終於確定了出錯的環節,朱祁鎮才算是終於能夠鬆口氣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以一個更完美的形態,將以往的流言打破。

“金英,將這事的詳細情況加緊印製,發表在大明報,與你們司禮監的紫禁時報上。

記住一定要用最大的版面,告訴所有人,下西洋是有人故意作梗,跟先帝祖宗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還要說明,朕會再擇吉日前往天津主持下海儀式!”

司禮監後來也辦了個報紙,主要是大明報以朝臣為主,朱祁鎮怕被他們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情緒,影響自己的政令初衷。

這才讓司禮監也辦了個報紙,因為是司禮監所辦,紫禁時報又被人稱為皇報。

是參加科舉的學子們必備的讀物,短短時間影響力已經覆蓋了大明。

隨著此次事件的登報,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人刻意的阻礙下西洋活動,民間對於這事多是持痛恨態度。

主要原因就是阻礙了大明國威遠播海外,影響了大明天朝上國的體面,這個觀念尤以學子為主。

另外也有人說這是不想讓皇帝浪費錢糧,還不如多拿出些錢來給百姓改善生活。

最小的一個聲音則說,這就是故意行刺,是有人要擾亂大明。

朱祁鎮知道之後只是一笑置之,半月之後,他再赴皇明船廠,這次再沒有波瀾,寶船駛入渤海足足轉了半天才回來,停泊於天津港。

“費信,馬歡,你們二人看好時機,隨時準備遠赴西洋!”朱祁鎮興沖沖的留下這麼一句話走了。

一時間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大明之威再次遠揚的盛況。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