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請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水位達到十米的時候,寶船已經漂浮在了水面之上。
眾人沒有著急發動,等待著蓄水的同時,朱祁鎮來到了船的動力艙。
這裡一個巨大的蒸汽鍋爐安放,附近是早已經準備好的煤炭,隨著朱祁鎮的到來,工人趕緊跪在地上迎接。
華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炭的國家,在遼寧省瀋陽市北陵附近新石器時代的新樂遺址下層發現了為數不少的精煤製品。
宋元時期焦炭的出現與煉焦技術的發明,使華夏的煤炭使用史進入了嶄新的一頁。
到得明朝,煤礦的開發與利用已經開始在國家層面調控。
“平身。阮浪,這些能維持蒸汽機執行多久?”朱祁鎮問道。
阮浪跪在工匠中間,聽到朱祁鎮的問話答道:“回皇上,這些恐怕支撐不了寶船走出大明。
所以這個動力只是作為轉向補充之用,主要的還是由兩側的船工來負責。”
朱祁鎮一愣,這是大明的助力轉向系統?
“既然有機器為什麼還要主要依靠人力?多備些煤炭不行嗎?”朱祁鎮疑惑開口。
“皇上所言極是,只是這人工採煤較為緩慢,若是真的使用煤炭恐怕會影響市面的供應。
再加上船隻雖大,可若是全裝上也恐怕不夠鄭公公遠航線路所用。
所以奴婢與俞海商議之後,還是以為目前應該以人力為主。”阮浪解釋道。
朱祁鎮點頭,倒是想的簡單了。
開採煤炭進入機械化作業是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
現在自己雖然做出了蒸汽機,但是用以煤炭開採的提升機、通風機和排水機還沒有出現,還是完全依靠人力的時代。
不過既然已經進入了蒸汽時代,那這些相應的產業也要安排了,包括冶煉稀有金屬,提高鋼材的產出。
想到就幹,朱祁鎮馬上吩咐下去,讓阮浪研發例如提升機、通風機和排水機等器物。
還要在宮內搭建一個小型的冶煉處,以提高冶煉技術,為了鐵路與火車的出現做準備。
“記著,這些事做成了,朕賞你們一個官身,以後不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做奴婢!”朱祁鎮雄心萬丈的對阮浪道。
此言一出,不僅阮浪等御用監的太監激動,就連金英等司禮監的大太監也露出了震驚神色。
太監就算權利再大也是天子家奴,可要是做了臣子就是獨立的人,是朝廷命官了。
這其中的差距可不只是名稱的不同,而是身份的轉變。
不過雖然羨慕,可畢竟自己這些人都是去了勢的,就算是有名可也無實,如何也沒有後人了,過繼的人也不一定對自己好,還不如在宮裡混著。
“謝皇上隆恩!奴婢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阮浪帶頭謝恩。
朱祁鎮點頭便離開了此處,重新回到甲板上。
俞海已經操縱船隻開始緩緩行駛,專心架勢船隻的架勢,讓人絲毫看不出這已經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意氣風發的模樣不輸他的兩個兒子。
船廠本就建在渤海邊,在寶船啟動之後,這點距離很快便走完。
迎著海風,大明的西洋之路就在眼前,只等季節風向合適便能遠洋世界的盡頭。
就在此時,朱祁鎮所乘的頭船突然一顫。
咯吱的船板變形聲音隨之出現,朱祁鎮站立不穩身形跟著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