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困境(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廷得到訊息已經是數天之後,老將靖遠侯王驥聽聞此事之後,衝到紫禁城,請命平定思家叛亂。
不過內閣首輔于謙以為,思家這個頑疾短時間內難以根除,又有大軍東征,此時應該儘可能的避免兩線作戰。
故而建議派出一年輕將領,協助黔國公鎮守雲南,等到東征大軍征服了東瀛之後,再用盡全力將思家一舉殲滅。
“短視!于謙你身為內閣首輔,如此短視,非要等到思家打進了雲南府才能明悟嗎?”王驥怒道。
于謙沒有說話,倒是身邊的內閣閣員們紛紛開口駁斥。
“靖遠侯,您年事已高,就在家好好頤養天年就是,朝廷的事就不牢您老費心了。”高谷說道。
“是也!沒了張屠戶難道就吃帶毛豬了嗎?這大明新軍戰力大家都看得到,說什麼打進雲南府!危言聳聽!
怎麼,靖遠侯是說黔國公無能,還是說沒了靖遠侯出征,大明就要吃敗仗了?”王直更是不客氣。
“你!”王驥點指二人,不過雙拳難敵四手,剩下幾人也紛紛出言,多是話裡帶刺。
也就蔣琬身為武將沒有開口,不然王驥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侯爺,或許是我的思慮不周,不過連年大戰,國庫空虛,現如今不能投入更多兵力到雲南,不然恐被韃子鑽了空子。”于謙開口解釋。
“哼!婦人之言!若是等到那思家做大,恐怕比韃子更棘手!”王驥冷哼一聲。
相比較草原上的部落,麗川之戰打了幾十年,所需的錢糧是一個天文數字,更是像大明的一塊濃瘡頑疾,始終困擾大明。
面對油鹽不進的王驥,朱祁鎮只好親自開口勸道:“靖遠侯,總要給朝廷一些準備時間吧?
朕覺得於謙的辦法還是可行的,先穩住雲南的局面,給新一代的將領一些鍛鍊的機會,實在不成再做圖謀也不遲。”
朱祁鎮認可了于謙的策略,可王驥沒有,他依舊堅持要儘快撲滅思家的反叛,不然會給其餘土司一個不利於朝廷的訊號。
若是放在早幾年,王驥或許不會這樣跟朱祁鎮對著幹。
可現在,也不知道是人上了年紀,還是有靖遠侯的榮譽
(本章未完,請翻頁)
牽絆,他固執的堅持上戰場,將思家一棍子打死。
終於……
“夠了!滿朝文武大臣都是錯的嗎?靖遠侯不必再說,此事就按照于謙的想法辦。
內閣儘快選定人選,趁此機會培養將領,金英,送靖遠侯回去!”朱祁鎮拂袖而去。
見皇帝生氣了,閣員們噤若寒蟬低頭稱是。
但王驥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反而在金英的勸告拉扯中,不停的高呼萬歲,想要去攔朱祁鎮。
被司禮監的幾個大太監請出了皇宮,這才讓文淵閣內安靜下來。
“庸碌之人誤我大明江山!”王驥在宮外大喊,引來不少官員側目。
短短的一天時間,內閣的議事場景就傳遍了整個京官的圈子。
一時間所有人都自覺地遠離了王家,更有甚者上奏疏彈劾王驥目無君父,藐視朝綱,應該重罰。
啪!
一本奏疏被用力摔在了桌案上,朱祁鎮指著奏疏怒道:“這些人想幹什麼?討好朕還是成了朋黨?
不過是有些政見不同,如此彈劾一個屢立戰功的老臣,這是他們言官該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