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從長崎出發前往奈良,這時候的艦隊不再風風火火的趕路,而是像在旅遊一樣,不時還對東瀛的風土人情點評一二。

“你看那邊,亭臺樓閣間倒是有唐宋遺風!”

“殿下,還有哪裡,山林修整的很是清雅,只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東西。”

“唔那大概是因為學藝不精,沒有將其中精妙盡數領悟吧?你說是吧上月滿吉?”朱祁鈺帶著笑問向了這位南朝真正的掌權者。

上月滿吉笑容僵硬,不過一是朱祁鈺乃是親王使臣,地位太高;

二呢,遠來是客,自己這個主人家也不能太過計較;

三就是,朱祁鈺說的對,這些都是從唐宋時學過來的,日本還真是學生,老師說學的不對,也沒什麼問題。

“啊,對對對,王爺說的是!”

朱祁鈺只是突然想惡搞一下,身為皇室成員還不至於如此的無聊,專拿人開涮為樂。

見這上月滿吉的反應,便親自拍了拍對方的肩頭,“開些玩笑,將軍可千萬不要介意啊!哈哈!”

“那是那是,王爺能跟下臣開玩笑,下臣求之不得,怎麼會生氣?呵呵!”上月滿吉受寵若驚的說。

朱祁鈺沒再理他,欣賞這眼前的大好河山起來。

此時的天氣晴朗,艦隊離海岸還比較近,岸邊的漁民看到如此大船航行而過,驚呼不停。

“天哪,那是什麼?什麼船怎麼這樣巨大?”

“這簡直是海上的堡壘!要是用這船來捕魚,哪怕就用上幾天,我們就能成為村裡最富有的人!”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這樣的大船,當然是用來打仗更厲害了,要是尊秀王有了這種大殺器,我們就能一統日本了!”

……

人語隨風去,瞭然未知音,不說東瀛朱祁鈺的所見所聞,此時的大明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說大,這件事可以決定一省的格局,甚至大明的整體規劃與穩定。

說小,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事也只能在小範圍中探討,普通人哪怕聽說了,深受影響也只能隨波逐流。

“皇上,周簡王朱有爝薨逝已經不短時間了,在京的周王府長史今天又來禮部問您對此事的批覆。”曹鼐站在乾清宮大殿中,語氣恭敬。

他知道朱祁鎮是不想管,因為批覆這些事的同時,肯定就要涉及到周王一脈襲國的事,自然周王府早就一併將襲國的奏疏遞了過來。

“什麼喪事禮制,不就是要周王位?若是隻是喪禮,朕現在就可以答應他們照著奏疏上面辦就可,他們會走嗎?”朱祁鎮撇撇嘴。

“皇上說的是,只不過這襲國本也是合乎禮制,若是一直拖著,恐讓其他王爺心中忐忑。”曹鼐勸道。

朱祁鎮嘆了口氣,“他們若是都本本分分,朕又何必在這事上為難?

你看看開封那邊的訊息,全是說他們不法之事,一幫子不知道感恩宗族庇廕……

罷了罷了,這樣,你們禮部跟宗人府合計合計,靖王朱子垕想襲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