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禍釀成的千鈞一髮之際,于謙統領的八萬大軍口中呼喝終於不再模糊。

“奉旨賑災!”

……

推搡中的百姓疑惑的轉頭看向軍隊方向,隨著距離的接近,所有人不約而同向同一個方向望去。

那一句奉旨賑災將崩潰邊緣的百姓拉了回來,也讓朱祁鎮驚喜不已。

“好!于謙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哈哈,好一句奉旨賑災!”城頭上的朱祁鎮大笑起來。

這時百姓突然發現,軍容肅整的大軍,人人身後竟然都揹著一口大鍋,像是伙頭軍集體訓練。

接下來詭異的一幕出現了,新軍來到金水河前開始現場搭灶做飯,一時間數萬口鍋同時升起炊煙,柴草味遮天蔽日。

于謙下馬來到百姓身前,先是對著城樓上的朱祁鎮大禮參拜。

起身之後開口道:“在下於謙,恬居內閣首輔、兵部尚書之職。”

做飯的將士此時無一不出聲相和。

“他就是于謙啊!上次瓦剌攻打京城,是不是他帶兵偷襲,跟皇上一起擊退了韃子?”

“對對對!我是河南的,於大人在河南做了十幾年巡撫,是個愛護百姓的好官。”

……

“大家不要心急,皇上和朝廷沒有置大家於不顧!百姓的情況,皇上一直都十分關心,這大軍是專門調來給大家做飯的!”

……

此言一出,在場百姓徹底沸騰起來,不少人抱著身邊家人喜極而泣。

老百姓就這點追求,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哼!於首輔真是好手段,這個時候邀買人心,也不怕成為眾矢之的!”曹鼐冷哼一聲。

其餘如金濂等人皆不言語,似乎有他們之外的人在推波助瀾,事情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控制範圍。

能有人出來收拾殘局,總好過發生民亂,再萬一出點意外,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還要什麼家族興衰……

“請大家一定要相信皇上,他一直都在關心著你們每一個子民!”于謙充滿感情的跪向朱祁鎮,百姓紛紛看向城樓上的皇帝。

朱祁鎮一動不動,像尊雕塑一般矗立在哪裡。

就在場面逐漸平靜,百姓都在幫著做飯忙活的時候,一輛輛馬車從城中各個角落駛出。

王龑端坐其中,只是臉上表情有些陰鬱。

“這個于謙還真是個攪局的好手!毀了我苦心佈置,只差一點!民亂一生,紫禁城說不得今天就要易主了。”王龑恨聲說道。

寬伯聽見亡魂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冒的捂住少爺嘴巴:“少爺!您小聲點!不管讓誰給聽去了,這都是大罪!”

王龑不以為意的說:“如今都是船上的人,那會傳到外面去?他們自己不想活了?”

“事以密成!還是小心為上!”寬伯再勸。

王龑只是心中鬱悶,不是不知輕重,勉強點頭同意。

上千輛馬車在大明門外匯聚,逐漸吸引了他人注意。

只見車上插著柳心居的旗幟,邊上還寫著愛心捐贈的大字。

王龑站在糧食上,朝著正在吃飯的百姓大喊:“柳心居賑災糧食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圍在新軍灶臺旁邊的百姓瞬間被吸引過去,如同決堤的江水湧向王龑所在。

于謙見裝,趕忙帶人前去維護秩序,也看看來的是何方神聖。

朱祁鎮看著下面的變故,有些疑惑的吩咐一聲:“去看看怎麼回事。”

時間不長錦衣衛就將情況一一回稟。

“柳心居?沒想到他們還有這樣的胸襟氣魄,真是大明百姓商賈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