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之時,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疏散火燒營的百姓,由第一、第四軍的將士負責。

吳瑾帶領第二軍的將士緊鑼密鼓的開始佈置防線,將前往居庸關方向的數里山路擺滿了大小石塊。

本來就崎嶇的山路,現在更加難走,可以瓦解瓦剌騎兵威力最大的騎兵衝鋒。

“老鄉,瓦剌入寇,大戰將起,速速撤離!”

雖然大軍的動靜吸引了部分百姓出門圍觀,可畢竟已經到了晚上,村裡多數鄉親已經進入夢鄉,疏散工作推進的有些緩慢。

“不要拿沒用的,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就留在這,瓦剌見沒人也就沒了搶掠的念頭,過個三五日回來了還是自己家的東西。”

“老鄉,桌椅板凳就別帶了,你拿這麼多東西也跑不快啊!”

“那邊那個大爺,你抱著那堆柴火幹啥?現在是逃命呢!不能當成搬家搞啊。

人在就有家,活著最重要,趕緊逃命去吧!我們打贏了你們明天一早就能回來!”

一句沒有人問,也不會有人回答的話,好像在所有人心裡閃過:要是打輸了呢?那就在天上保護著你們的家產……

更甚者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捨不得自家的房子、家中的存糧,無論怎麼勸他們也不走。

“瓦剌一旦進村,到時候燒殺劫掠,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怎麼還不願意走呢?”吳瑾怎麼也想不明白。

回話的是第一軍的師長李端,李端嘴邊的話就梗在喉嚨裡,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最後只是說:“伯爺親自去看看就知道了。”

吳瑾被兩個副職搞的滿心火氣,被李端這麼一說,犟勁就上來了,眼睛瞪的牛大。

“讓你們去疏散百姓,最後事事都讓我親自去看?要你們有什麼用?”吳瑾不滿的大喊。

李端也沒有辯駁,垂頭喪氣的模樣,好像是在發洩情緒。

朱祁鈺打圓場說:“本王也好奇百姓為何不願躲避兵災,不如一起前去看看。”

此時除了這些“釘子戶”之外,其餘百姓都已經帶著家中細軟離開,街道上空空蕩蕩。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吳瑾強壓怒火,二人跟著李端一起來到了其中一位老人家中。

還未進門,朱祁鈺跟吳瑾就被這家人的窮困震的心裡一沉。

旁邊兩側的人家雖然不是什麼富貴府邸,但也最起碼都是用磚石壘砌出了院落模樣,破是破了點,總算是個家的樣子。

就算比京城的百姓不如,也沒有太離譜。

可這戶就不一樣了,院子是用樹枝插在地上畫出來的,說是牆還不如籬笆貼切。

能看得出來主人的用心,為了美觀有些地方還特意用繩子加固加固。

不過風一吹一陣亂晃,絲毫沒有防盜防災的功能,也確實沒有這個必要。

這戶人家裡沒有廚房,進了門之後是一片種滿了白菜的菜地,除此之外就是一間獨屋,離屋子越近,一股不知道哪來的臭味就越大。

正有一個將士在苦口婆心的勸著此間屋主:一位背都挺不直的老人。

“我不走!我能去那?沒有這地裡的白菜,我也活不成,你們讓我走,還不如現在就殺了我!”老人表情有些倔強。

將士臉上滿是無奈,卻也只能耐心的勸道:“爺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您先往外躲躲,避避,等仗打完了再回來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