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來的雪風,還在山神廟外絞動,捲起雪屑漫天飛舞。

“呼呼”,“呼呼”,一陣連續的狂風呼嘯而過,掀起山神廟牌匾上的無數灰塵,這才顯露出三個草書大字——風雷門

此地人跡罕至,空山落寂。

時又恰逢寒冬,當下鳥息獸偃,流水結冰。

忽然,遙遠的半山道上,稀稀落落傳來人語,分外清晰。

語聲漸響,只見得一中一少,沿著蜿蜒山道,並肩而來。

中年者年約克壯(四十歲左右),頭戴斗笠,下巴處滿是不修邊幅的鬍渣,嘴裡則叼著一根稻草,身材甚是魁偉。

他身著‘夜不收’黑色布袍,已多有破爛,手心手背上滿是老繭,這臂膀也很有力道。

男人的身後,揹負兩把沒有任何裝飾的環首刀,刀鞘上大片大片落漆。

雖說,渾身頗具風霜頹廢之色,但也難掩大漢骨子裡特有的梟悍勇武之氣。

如果,此時此刻此際,楊霆風若在,定會大喝一聲彩:“好一條軍漢子!”

這定是那燕趙大地上的慷慨豪邁之士,無論是巴蜀、江南或是帝都,都不會有這等人物。

男人粗獷的臉膛上,兩隻眸子閃閃發亮,如同那黑夜中覓食的猛獸。

但是,你又看不到他的臉孔。

為何男人沒有臉孔?

因為,他戴了面具。

一張十分猙獰、呲著獠牙的夜叉半臉面具。

月下,風雪中,男子背後環首刀發出鋒寒。

寒入心,寒入骨,寒入首......

“爹爹,這裡既號稱風雷門,那麼,何為風?何又為雷?”一個稚嫩卻略現老成的聲音,小聲問了問。

中年人一眼打量了下少年,滿臉慈愛之色,他哈哈一笑,道:“小七啊,這風雷門,左為風,右為雷,喻義是有風雷二神將在此,當百無禁忌,鬼怪勿進之意。”

“那為何不是右為風,左為雷?”說話的少年,年約束髮(十五歲左右),身形略顯單薄,眉清目秀,男生女相,長長細細的眉毛下,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白皙的臉上,那微微帶有茸毛的小嘴,掛著一絲從容不迫的笑意。

“這......這為父也不甚清楚!”中年人說著,不禁嘆了口氣。

小七吐了吐舌頭,又問道:“還有,既知此地有風雷二將鎮守,遠來的鬼怪,又為何還要再來呢?”

聞言,中年人詫異,脫口問道:“小七啊,為父面前,你有話就直說?”

小七卻是不在意的搖頭晃腦,娓娓道來:“爹,朝廷開國至今,已歷四帝,國力雖說日漸衰微,然我紫塞邊關尚有十萬勇猛善戰之士;且哥舒爺爺還健在人世,那霍伊玄何德何能,安敢犯我大胤江山?”

中年人默不作聲地吸了一口氣,自己的這個‘義子’,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

十五年前,他帶著還是襁褓中的小七,從帝都不遠千里來到紫塞邊關,投入哥舒麾下,並將其託付至帥府,代為照料。

而哥舒,也是極其疼愛這個娃兒。

紫塞雄關,來往多有奇人異士,豪傑猛將,江湖高手,哥舒老帥便悉心拜訪,為其請了各種各樣的老師,教授詩書曲藝、文武騎射。而小七也非常聰明,無論是詩詞歌賦,兵書軍略一背就會,一點就通,當真是不折不扣的神童!”

最重要的,是小七身上,還藏有一個驚天大秘密,且隨著年歲漸長,小七逐漸懂事。男人知道,這個秘密,遲早有一天,終將大白於天下,到時候.......

中年人沉默一會,嘆了口氣,道:“小七啊,爹爹還要和你荊姨,曹姨在山神廟匯合,還是先趕路吧。”說著,他步子一掠,便消失在山道盡頭。

“哼!爹爹總是這樣。”小七面紅耳赤:“每當我有疑問,都刻意迴避於我!”

他百無聊賴,等了一會兒,但見山道兩邊無數栩栩如生的鬼怪雕像,不由有些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