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是他們演這一齣戲的關鍵所在?”我問。

“差不多,而我的行動也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在你出現之前的幾天,我得到一個訊息,一個能幫我解困的人很快會出現,幾天後,我聽說許如清在菜市蹲到了白奕,白奕身邊多出一號不知來歷的人,身手奇好,我就明白自己要跟他們扯上關係才能擺脫劉悅了。”

他頓了頓又接著說,“我的首要目的自然是去應付劉悅,只是目前來看,我也被牽連到你們的事情裡面了,白奕不會無償幫我這麼大個忙,至於他們真正想幹什麼,需要我幹什麼,我還猜不到,畢竟你也不願對我多說你所知道的東西。”

我一時間有點好笑,他大概永遠想不到,我所知道的東西,就是什麼也不知道。

他說的東西都比較合乎邏輯,語速神態也算正常,大致上可以相信他所說的內容。

我不睬他最後的那句抱怨,說:“繼續一起行動是沒問題的,但與之相應的是,你要不斷的給出我認為有價值的資訊,有沒有價值是我說了算,直到你再也給不了有用的資訊我,我也還會走。”

“這自然是小事,我之前也說過,只要是得空了,我肯定知無不言,但像現在,很快我又沒辦法繼續跟你閒聊了。”他說完用一隻手指了指前方。

我這才發覺我們的車已經開到了那座山的跟前,方才我大部分精神都被他所說的事情佔據,以至於沒注意到我們已經來到山腳,已經可以看到前方不遠處的隧道口。

隧道口標著兩公里字樣,老闆看來是要在那裡面進行他的擺脫計劃了。

隧道里面環境陰暗,趁後面的人不注意,棄車再徒步溜走是有可能辦到的,不過動作得非常迅速隱蔽。

不然就是棄車之後再換車,這種方案相對更難一些,新換好的車不能讓老楊的人發現認出。

老闆降低了車速,但應該仍是高於隧道限速,又連續超了幾輛車後,光線驟然一暗,我們進入了隧道內。我回頭觀察,隧道內很難靠外形辨認出車輛,但是後面那一對超速行駛的車燈還是很容易能捕捉到。在隧道內超速的風險比外面要高,相對更考驗老闆的車技,不過老闆把車速控制的很好,勉強可以穿行超車又不至於發生剮蹭。

大概行至隧道的一半,依舊不見老闆有靠邊棄車的打算,我觀察了一下,隧道右側車道外的空間勉強可以泊得了一部小車。

正琢磨著這裡面到底有無他安置的車時,一個三角反光的警示標誌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反游標誌往前是一部停在邊上的車,但那輛車裡是有人的,車燈都是開著的。

看起來是車故障了,被迫停在旁邊等救援。老闆並沒有減速,又往前開了一兩百米,一輛以同樣方式停泊在邊上的車又出現了。我注意到這輛車的型號外觀和先前那輛很像,掃了眼車牌號和標誌,好像是完全一致?有那麼一瞬間我出現一種錯亂感——我們回到了之前的位置,路過了同一輛車。

如果不是當前的位置相比遇到上一部停靠的車的位置,已經可以明顯看到前方洞口的光亮,我或許真的會懷疑自身的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這一模一樣的兩部車是否就是老闆所製造的機會?他是什麼時候找人佈置了這裡?

之前他不時操作手機可能就是在聯絡這邊的人。

經過了第二輛停靠的車之後,老闆開始減速了。我回頭觀察,果然那輛車在我們路過後啟動跟了上來,它的後面另一部車也跟了上來,車速很快。看輪廓應該是同款的那另一輛。

再往後看,透過速度判斷,還能辨別出老楊的人的車。

老闆降速之後,那兩部一樣的車跟上來,分別在我們左右兩側,和我們並駕齊驅。三輛車的速度和位置逐漸調整一致,車窗保持對齊,車與車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窄。

最後車與車已經直接貼到一起了,但是因為速度相當,沒有出現過大的摩擦。難道他要用這樣的方式換車?未免有些誇張了。

距離隧道出口還有幾百米左右,如果真的從穿過車窗到旁邊的車上,對於我們這樣身體能力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會很難。前提是這期間幾輛車的車速和車距都保持不變。

左邊的車的前窗降下,坐在副駕上的人丟過來一個包,老闆接過直接往我這裡甩。我不明所以,手一伸接住這個旅行包,開啟拉鍊,裡面是寫著某某公司字樣的墨綠色工作服,還有兩個鴨舌帽和兩隻口罩。

“給我丟一套。”他說道。

距離出口越來越近了,時間緊迫也不容我細問他的想法,只好動作迅速地掏出那件外套包著帽子和口罩遞給他。

“你也穿戴上。”他接過衣服後補充道。

我掏出裡面的的第二件外套穿上,問他道:“這樣能管用?”

兩邊的車在我們拿到包之後依然保持貼著我們的車並行的狀態。我看了眼後面,老楊派來的的人似乎是察覺了我們這邊發生的事情,那對車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朝我們這邊迫近。

老闆並不回答我的問題,全神貫注地控制著車身和速度。我也只好跟著不再作聲。我猜測了一下他的計劃,三車並行那麼長的時間,隧道里光線很暗,後面老楊的人很難知道我們進行了什麼,會優先猜測我們到別的車上去了。即便他們可以想到老闆這種真真假假的遮掩法,也會糾結到底該追哪一部車,如果他們多派了幾部車來跟我們,現在倒也不會犯難,但問題就在於他們現在只有一部車。

我們把衣服穿上,口罩和帽子戴上後過了十幾秒,眼前一亮出了隧道。幾乎是同時,兩邊的車脫離我們。這時我看到後面老楊的人只距離我們兩三個車身位了。

老闆並不急著加速,反倒是那兩輛車在出了隧道之後直接加速遠離了我們。老闆控制車速,讓後面老楊的人跟上了我們。他們好像開始猶豫,不知道該加速往前追還是盯著我們這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