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一出,城中那些蠢蠢欲動,打算繼續上書覲見,讓陳牧取消天氣監測府衙的京中大臣,也終於偃旗息鼓。

畢竟,那曹老和曹老的師兄師弟的本事已經展現出來了。

他們現在也拿捏不到把柄,如若再繼續進宮覲見,陳牧一定不會放過他們。

另外一邊,曹老和曹老的師兄師弟也頗有些眼色,未和京中的世家大族來往。

縱使那些人獻上重禮,意圖求他們二人算卦看相,他們二人也不敢接受。

“那些人算是徹底偃旗息鼓了,太子殿下,咱們接下來應當如何?天氣監測府衙之事也算是塵埃落定。”

“您已經將識字和算術的書冊推廣出去,我瞧著民間的反響平平,我們是否應該……”

有手下皺了皺眉,那算術和識字的書被推廣出去之後,民間的百姓雖也知這是太子殿下的一番好意。

可是他們卻也無心買了那書冊來識字和學習算術。

一方面是他們身邊沒有先生教授,他們就算是拿了那書冊也沒有什麼意義。

另一方面,現下農耕器械還未被推廣,絕大多數農戶都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文字和算數。

陳牧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之所以在此時將這算術和識字的書冊推廣出去,只是為了給那些被器械取代了的紡織手藝人,以及其他百姓一個出路。

如果他們真的感興趣,大可以學學這些東西,總歸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計的。

況且這與教育相關的政策政令一經推廣,就不能急著要看成效。

這些政令是要在民間推廣上幾年,才能看到成效的。

陳牧不急著推廣與教育有關的事,對手下吩咐道。

“對了,我讓你們在幾個重要州郡,還有京城設立上訪府衙的事,你們是否辦妥?”

“這政令雖未頒佈,但是我已將這政令送到工部,還有那幾個郡縣之中。”

前一段時間,陳牧就考慮與上訪府衙有關的事了。

趁著民間百姓都在討論那天氣監測府衙之事之時,他便已將這是安排給了工部官員。

剛好那段時間京中的世家大臣將注意力都放在了曹老,和那即將爆發的洪澇災害之事上,因此也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

如果有人提前注意到這件事,那些人定然會出面制止他設立上訪府衙。

畢竟,這府衙設立好,就相當於是又設定了一層監督機構。

如若有民間的百姓受到了各地官員的迫害,那些百姓便可前往上訪府衙,將這件事告訴給上訪府衙駐紮的官員。

再由那些官員稟報到京城,京城也被設立了上訪府衙,這幾個上訪府衙內的官員也都是陳牧從各個部門抽調的,都是他的心腹。

這些人家世清白,再把他們派到上訪府衙之前,陳牧也已派人仔細調查過他們的身份和底細。

直到那洪澇災害之事平息,百姓們已經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這才有京中的大臣注意到這上訪府衙之事。

那些京中大臣大為震驚,有監督府衙還不夠,還設定了這上訪府衙。

監督府衙他們尚且能打點一番,只要將百姓的民怨瞞好,也許還能讓他們做過的惡事不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