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何等精明,自然一眼就看出這是年輕人心中所想,他不甚在意的擺了擺手,並未多言,那年輕人的視線在陳牧的身上轉了一圈,又瞥見了陳牧身後站著的護衛。

那年輕人心中感慨,想著這多半是一位出身富貴的富家公子。

沒把那錢財放在眼中,可就算如此,那年輕人略一沉吟,還是從自己的口袋裡摸出了兩枚銅板。

陳牧見到年輕人這副樣子,皺了皺眉。

眼見著那年輕人竟真的將銅板遞了過來,陳牧搖頭說道。

“你若是如此的話,日後我也不敢幫助他人了,為了避免日後有需要幫助的人無法得到應得的幫助,你還是將這銅板收了吧。”

“如果我幫一個人,那人就要給我些錢財的話,那我成什麼了,我也只是日行一善罷了。”

見陳牧這樣說,那年輕人愣了愣,隨後爽朗一笑,將那銅板塞回到自己的口袋之中。

許是因著陳牧為他點了茶的原因,那年輕人在陳牧向他提問時,回答問題後便也熱絡了幾分,多少有還恩情的意思。

在陳牧見狀,便也趁勢又向那年輕人詢問了與當前頒佈的政令有關的問題,那年輕人一一作答,見解獨到,提出的幾個看法,更是讓陳牧醍醐灌頂。

陳牧再來到這個世界,坐上了太子之位之後,對待這個世界的許多事物的看法,還是由自己作為現代人的角度來出發,有些時候是不適合這個世界的局勢以及朝堂政務的。

正是因為如此,他在一開始頒佈政令時,也束手束腳,但是在後來熟悉朝政了之後,頒佈政令倒也沒有那麼多顧忌了。

可是陳牧卻還是能察覺到,自己頒佈的政令中,似是有不少都會在一開始引起民間百姓的怨懟。

如若那政令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沒有發揮作用,讓那些百姓看到這政令的好處,那些百姓便會記掛著這政令是個無用的政令。

還會有人在背後議論他,稱他這政令乃是勞民傷財之道。

不過好在現今那政令中,絕大多數都已推行,並且取得了成果,讓大夏境內的百姓無話可說。

只不過就算如此,朝中的官員,還有那些自詡自己飽讀詩書的大學士,卻還是要時不時的跳一跳。

現今在和那年輕人交談一番,聽了那年輕人對政令的見解,以及對朝政的看法之後,陳牧立時便感慨點頭,是他出發的角度錯了。

頒佈政令,更改政策的時候,他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這天下百姓的利益,還有那些身居高位的世家大族之人的利益。

雖然他也知道,如若給了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太多的好處和利益,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大膽,甚至意圖吞下自己手中的權柄。

但是如若真的想穩固那些世家大族中人,不讓自己的政令在日後推行時受阻,亦或者是有別的亂子爆發。

最好的辦法,還是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讓那些世家大族的人知道他的厲害,在適當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這樣一來,那些人才能乖乖的為他賣命,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大山,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跟著自己混,能拿好處。

“特別是在前一段時間,太子殿下允許女子入朝為官之事,我聽說那些女子有不少都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世家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