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想設立這麼一個機構,專門由他們來料理各州郡百姓家的家事,特別是與婦女有關的。”

如若如此的話,這職能是不是太過瑣碎?

有女官蹙眉,和自己的同伴對望了一眼。

她們都是出身京城大戶人家,不知民間疾苦,也覺著部門設立沒有必要。

陳牧瞧了她們一眼,倒是沒有多言。

他只對她們言明,待到她們在各州郡走上一圈。

將需要設立的組織籌備好,再瞧瞧那民間婦女的日子,她們就知這個機構設立的必要性了,

那些女官聽了陳牧這樣說,也知陳牧是勸不住的。

她們只好對陳牧拱了拱手,將事應下,她們能夠得到的機會入朝為官,還全都是仰賴了這位太子殿下。

因此太子殿下既釋出政令,她們自然也沒有忤逆太子殿下的意思和打算。

現今太子殿下已經將事宜告知她們。

她們倒也沒有耽擱,只回去將手頭的事情料理一番,便急匆匆的趕往了京城周圍的州郡。

隨著那幾個女官到達京城周圍的州郡,開始料理婦女保護機構的事。

陳牧也下達了這政令,表示要在各州縣的縣令府設定婦女保護機構。

由當地的女官來主持婦女保護事宜。

而當地的女官則是透過考核來選調的,每個婦女保護機構的女官任職人員多達三到七名。

聽著該府衙招收的官員特意限定為女子,有寒門男學子意圖進入該部門任職,也得不到機會。

民間再度爆發出怨聲。

而當陳牧頒佈政令向民間百姓道明那該府衙機構需要負責的事項之時。

那些心懷大志,意圖一展宏圖的男學子則紛紛收了聲,不再因為陳牧將這官職入職條件限定為女子而抱怨。

原因無他,只是因著他們,都不願意分出心神來料理民間瑣事,特別是那些百姓間的家事。

那些寒門男學子參加科考,那都是為了一展宏圖,為了為國鞠躬盡瘁。

哪裡有人願意將心思放在料理百姓家事之上。

有的寒門女學子知道這府衙機構的必要性,在聽說了該府衙機構被設立之後,便紛紛報名,

透過考核之後,立刻便入職到了各府衙機構之中。

隨著政令的頒佈,陳牧也讓京中負責擬定政令的官員擬定與婦女權益保護有關的政令。

這政令一傳達下去,京中的官員大為震驚。

有來自京中世家的高門大戶中人紛紛上表奏摺,聲稱陳牧不必如此勞民傷財。

費力建立什麼婦女保護府衙,亦或者是擬定新的政令以保護婦女的權益。

陳牧瞧見那些京中大人上表的奏摺,則是不屑一顧的撇撇嘴。

女子入朝為官的事都出了,保護婦女權益又如何?

況且他也只打算讓人擬個框架而已,他也知道,關於這法律的擬定,不可心急。

待到日後,那些女官在朝中站穩腳跟。

他暗示那些女官在朝堂上上表奏摺,提議細化法律,那這法律自然可以一點點充實,一點點完善起來。

在將這政令頒佈之後,有大人心生不滿,意圖讓學院的大學士出面來阻止陳牧頒佈政令。

只可惜陳牧打定主意的事,尋常大人又怎麼可能阻止得了。

眼見著有官員在背地裡搗鬼,陳牧直接將人揪出,狠狠的斥責懲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