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波斯王勾結大夏反賊,大夏是被迫反擊,舊波斯王是戰犯,沒有資格當國王,所以大夏扶持了新王。

並且讓波斯成為了大夏的屬國。

雖然波斯需要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但是透過貿易,波斯獲取了大量生活用品。夏天的冰塊,冬天的涮羊肉,都是由於成為了大夏的屬國,才獲得的好處。

波斯國反對大夏的人缺少主心骨,只是在各自的城鎮喊一喊而已,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隨著陳牧的大力宣傳,支援的大夏的聲音越來越多,波斯境內已經趨近平穩。

原波斯王被西羌藏到了一個村子裡,後來也被大夏軍搜了出來,就地斬殺。

二十天的時間,陳牧就已經控制住了波斯國全境,包括波斯西部地區。隨後陳牧又幫助新波斯王建立了軍隊,選擇的都是與大夏親近的人。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陳牧從波斯西部出發,前去討伐西羌。

西羌的人口不多,是以放牧為主,捕魚、養殖等為輔。散居在沿海和草原一帶。

他們的主力軍隊就是那五千輕騎兵,已經全部死在波斯境內了。陳牧大兵壓境,地毯式的推了過去,就輕易地解決了西羌。

從這以後,西羌也成為了大夏的屬國,簽訂了羅剎條約。

這裡離大夏比較遠,就讓波斯多照看一下。

班師回朝的時候,陳牧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假如大夏的屬國,偷偷給更遠的鄰國出口戰略物資怎麼辦?

比如馬鐙、馬鞍、糧草等等。

假如西羌不是屬國,但是想從波斯進口貨物,大夏是有辦法阻止的。

但是其他的國家,比如羅剎國、匈奴,大夏並沒有很強的控制,假如他們進口了大夏的產品,拿去賣給更遠的鄰國,怎麼辦?

比如馬鐙、馬鞍、在匈奴也是有的,但是西羌沒有,因為西羌和匈奴沒有接壤,中間有高原和沙漠阻隔。

假如西羌再有這些東西,可能會給大夏造成更大的傷亡。

假如匈奴西邊的國家擁有了這些東西,用來入侵匈奴,大夏想要幫助匈奴,就會吃力很多。

怎麼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

限制貿易是沒有用的,人家只要把技術偷走,就可以自己生產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提高大夏的戰鬥力。

可是以現在的金屬冶煉、鍛造技術,根本就造不出來槍支、大炮。

該怎麼辦呢?

陳牧一路想著,回到了大夏境內。剛一到邊境文安縣,就有人求見陳牧,說有國都急報,已經到了兩天了。

陳牧拆開信件一看,就是眉頭緊鎖。

殷湯組織給了他一個大驚喜,趁著他出徵波斯的時候,在東北地區發起了叛亂。

急報發出的時候,已經佔領了北冰縣。

北冰縣,是東北地區最北邊的一個縣城。現在東北地區剛剛開發,只有三個縣城,從北到南依次是北冰縣、北林縣、北海縣。

由於現在大夏國內有馳道,快馬可以持續奔跑。再加上驛站系統,急報可以一路換馬、換信使,日夜兼程,從北冰縣到國都,五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