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水情就比上游好多了,陳牧照例指揮抗洪戰士修補堤壩,然後尋找洩洪點,開挖排水渠,將洪水引到低窪處。

然後陳牧又選拔了新的縣令及其屬下,再留下五千抗洪戰士,協助發放物資等事務。

陳牧再次帶領五千人乘坐馬車來到了東原地區,玉平縣。

大軍剛到玉平縣邊境,就看到縣令帶著官差在迎接。

陳牧不喜反怒,“縣令,你不去帶人發放物資、修補堤壩,在這裡作甚?”

縣令連忙拜倒,“回太子殿下,下官已經安排捕頭帶領志願者去各鄉村發放物資,有縣丞帶著衙役去堤壩修補,目前一切安好。”

陳牧面色稍緩,“若是這樣,也不算你做錯,但是現在大災當前,就不要搞這些排場了。你就隨我一切巡視吧。”

縣令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

一行人先來到了堤壩處,陳牧看到,確實有官員在帶領大家修補堤壩,也有人和鄉老一起商議洩洪地點。

都是按照陳牧的指導方針在做事。

陳牧微笑點頭,“不錯,若是都像玉平縣這般,我也就省心了。”

縣令眉開眼笑,“多謝太子殿下,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就在現場一片其樂融融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身穿破舊麻衣的人走了過來。

“給我一口吃的吧,我要餓死了。”

現場眾人都是臉色一變,朝那人看去。

陳牧看了兩眼,就發現不對勁,看這個人的動作舉止,根本不像是餓了很久的樣子,那他說謊是為了什麼?

他一步步靠近這邊,又是為了什麼?

衛兵們見陌生人靠近,立刻圍了過去。

“站住!”

“幹什麼的?”

身穿破舊麻衣的人可憐巴巴地說道:“小民鄧肯,是本地人氏,我好幾天沒吃飯了,求求軍爺給我一點吃的吧。”

縣令大急,“太子殿下,下官確實派人挨村發放糧食了啊,不可能會有人餓肚子啊。”

陳牧的表情很古怪,“哦,可能是漏發了吧。”

“把他帶過來,拿一些乾糧和水給他。”

陳牧剛才聽到“鄧肯”的時候,就明白了,這個人是麻衣衛。“鄧肯”是他的代號。

這個年代雖然有姓鄧的,但是不太可能起名叫鄧肯,更不會這麼巧,特意出現在陳牧面前。

所以陳牧肯定,這個人一定是來報信的。

為什麼選擇這種方式,就耐人尋味了。

陳牧帶著他進了營帳,屏退左右。

“你是哪裡人?”

鄧肯回道:“馬刺。”

陳牧笑了,果然是自己人,否則對不上這個暗號。

隨即陳牧臉色又是一變,“有何要事?為什麼要攔路報信?”

鄧肯嚴肅地說道:“如果不是這樣,恐怕我沒有機會見到太子殿下。”

鄧肯把事情一說,陳牧也是一臉嚴肅。

原來,玉平縣徵召的志願者,全都是張、趙兩大家族的人。

如果他們正常做事,倒也不算犯法。這些人不僅領取正常的補貼,還和縣令一起做假賬,吃空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