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帝王制衡之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波斯軍拼命抵抗,但是戰鬥力差距太大,很快就支撐不住了。
波斯將軍帶著軍隊跑回王宮,想要保護國王,結果發現國王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原來在開戰之前國王就跑了。
波斯將軍的心理立刻崩潰了,下令讓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陳牧帶兵佔領了王宮,把波斯王沒來得及帶走的財物席捲一空,裝了100多個大箱子。
然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處理波斯國,要不要追殺波斯王。
王宮大殿裡,陳牧端坐國王寶座,眾將校也都拿出馬紮子,坐在下面。
這個馬紮子也是陳牧發明的,在前世的歷史上叫胡床,應該是唐朝時候傳入中土的,陳牧把這個進度提前了不知多少年。
所謂馬紮子,就是一個摺疊的小凳子,由木頭和皮帶製成,坐的時候就開啟,不坐的時候一提皮帶就拿走了,在軍營裡用著十分方便。
廣受大家的喜愛。
大家坐好之後,陳牧問道:“大夏有人會說波斯語嗎?”
張忠:“在文安縣那邊可能是有,我們可以去張榜尋找。”
陳牧:“那就好,叫人去文安縣尋找,然後我們再用波斯語張貼告示,尋找會說大夏語的人。”
“然後讓會說波斯語的大夏人來這裡當指導員,讓會說大夏語的波斯人來當國王。”
張忠:“太子殿下,我們還讓波斯人當國王嗎?我們在南蠻國扶持的新王年紀很小,好控制,但是找個會說大夏語的波斯人,這不一定是什麼樣的人啊。”
陳牧:“沒有關係,他的王位是靠著大夏得來的,一定會繼續支援有利於大夏的政策。我們還可以再加上一條,國王下的命令需要經過大多數指導員的同意,才能夠釋出。”
眾將校點點頭,這就是讓那些會說波斯語的大夏人當“奸臣”,把新的波斯王架空。
張忠又問道:“假如原來的波斯王反撲怎麼辦?”
陳牧:“如果新王和指導員他們可以應付,那就最好,波斯國內有兩個勢力,對我們控制波斯是有利的。這就是帝王制衡之術。”
“如果他們應付不來,那我們就再來一次,不過下回再來的時候,就沒有這麼客氣了。”
眾將校點點頭,下次再來,就會給波斯的反對勢力一個警告了。
陳牧也想過懷柔政策,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合適,政策對錯與否,是根據當時的環境決定的。
陳牧讀過很多歷史,知道一件事,異想天開的要在所有的地方都實行懷柔政策,結果一定是失敗的。
現在雖然有海船,但是從大夏到這裡的交通還不算方便,首先海船的運營成本、人力物力就是一個問題,而且裝載能力也有限,運人足夠了,運貨物只是杯水車薪。
對於這種偏遠地區,陳牧也只能選擇這種政策。
商定完這些事情之後,陳牧又帶了1000無敵飛軍,到波斯各處去巡視。
在掃蕩城鎮的時候,陳牧就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這次特意巡視一下,看看波斯有多少產量。
陳牧騎著馬,帶人在城中轉了一圈,時不時地用紙筆記錄一些東西。
到了城外村莊一看,陳牧笑了。
“這裡竟然有這麼大片的棉花田,看來波斯的產量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