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自己有足夠的耐心,那麼就不愁等不到這隻老狐狸露出狐狸尾巴。

然而這張大人比陳牧想得還沉不住氣。

這天早朝時,有官員上奏說東原地區鬧了蝗蟲,顆粒無收。

大量的災民由於沒飯吃而背井離鄉,逃往別處。

陳行天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還是將這件事的處理權交給了陳牧。

這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陳牧也不敢含糊,當天就召集相關官員在自己的府中開會。

其中,由於牽扯到賑濟災民一事,自然少不了負責主管財政的張大人。

經過討論之後,包括陳在內,所有人一致同意立刻撥款撥糧,賑濟災民。

很快,陳牧便依據東原地區的人口和受災情況,敲定了撥款撥糧的數額。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了。

該派哪位官員前往東原,作為欽差放糧救災?

陳牧剛一提出這個問題,張大人立刻便站了起來。

“太子殿下,關於此次放糧一事,臣有一人選向您舉薦。”

不用說,張大人所舉薦的這位官員當然也是他朋黨之中的一員。

其餘幾位官員有的立刻隨聲附和,有的則沉默不語。

陳牧的心裡立刻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

按理來說,關於派出欽差一事,各個官員心中應該各有想法才是。

很少出現這種意見高度一致的情況。

而且那幾位沉默的官員有幾位明顯原本是想說什麼的,只是在張大人提出後又坐了回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再看張大人,此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剛才提出人選時也沒有絲毫猶豫。

很顯然,這是有備而來。

說不定他們會在這次放糧途中動手腳。

抱著這種想法,陳牧又試探著提起了幾個官員作為人選。

但都被張大人以及先前附和他的那些官員以各種理由給否決了。

這下一來,陳牧就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但他並沒有當場質疑什麼,而是順勢批准了這個人選。

這件事情彙報給陳行天之後,也是立刻就得到了批准。

第二天,張大人所舉薦的那位官員便帶著朝廷的錢款和糧食前往了東原災害地區。

畢竟是關係千萬百姓生計的大事,當然是越快越好。

陳牧為此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命人快馬送去給東原地區的地方官。

信中以太子的身份對東原地區的災害表示同情,同時還羅列了這次朝廷賑災的簡單賬目。

錢款多少、糧食多少,雖然沒有說得太細緻,但大致的數目是寫好的。

其實陳牧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前告知地方官朝廷的賑災情況,讓他心裡有底,免得被欽差私吞了錢糧。

東原地區離京城並不算近,欽差又帶著大批運送糧食和錢款的隊伍,再加上到當地放糧的時間,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返回京城。

而在這段時間裡,陳牧則是提高了對張大人的警惕性。

不過可惜的是,這位久經官場的老狐狸做事一如既往地謹慎,陳牧沒能抓到任何把柄。

反倒是陳行天,對陳牧如此懷疑一個朝廷重臣而產生了不滿。

“兒啊,為父知道這張大人先前有幾次對你有些反對之辭,但他也是為國家著想,只是語言刻薄偏激一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