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職工醫院(三)
章節報錯
口腔科第一任主任是個老軍醫,早年間在部隊裡面就職,不過是國軍那頭的,聽說好像還是個上校,後來算是投誠還是起義就無從考證了。因為這段歷史問題,老頭後來作為下放基層的知識分子來到了張不倫他們廠,一直幹到光榮退休。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有手藝的人到哪都是吃香的。就說老軍醫憑藉自己一身精湛的看牙技術,在廠里居然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你想,誰敢保證自己一輩子牙沒疼過?再後來,名氣越來越大,十里八村經常起大早排長隊來找他看病。再以後,省裡市裡都掛上號了,於是,就有了前面描述的那一幕。
老軍醫幹了幾年就退了,不過在醫院他收了一個姓何的返城知青當徒弟,幾年朝昔相伴,耳聞目濡,也算得了他的真傳,繼承了他的衣缽。姓何的後來因為技術精湛,在單位幹得也確實不錯,被提拔當了醫院院長,大家都喊他何院長。
九十年代的何院長梳個大背頭,到哪都喜歡夾個手包,一副大款的做派。不過廠裡不管哪個工人去找他看病,他絕對都是客客氣氣,沒有一點架子。
張不倫有一次牙疼去找何院長看,當時疼起來巴不得讓何院長立馬就把它給拔了。不過何院長左看右看,說孩子你這顆牙還能保,還詳詳細細給張不倫介紹了好幾個方案,並且一個一個幫著分析利弊。臨走給張不倫開了藥,一再叮囑稍微忍幾天就好了,等回頭消炎消腫了,再上我這來,我來給你把這顆牙保住。
到了下午,已經疼得渾渾噩噩的張不倫早把何院長的囑咐拋到九霄雲外,打了車就奔省立醫院,要說大醫院的醫生就是乾淨利落,看了一眼就讓張不倫上了手術檯,很乾脆的就把牙神經給挑了,不過效果明顯,果然就不疼了。
一段時間張不倫總感覺何院長也不過爾爾,不會是徒有虛名吧?
十幾年後,隨著張不倫的那顆病牙開裂,鬆動並最終脫落,張不倫頓時對何院長的敬佩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牙齒所有後面發生的事情和何院長當年說的一模一樣。
何院長後來也帶了個姓李的徒弟,服務態度是特別的好,邊給你看牙還能邊跟你嘮家常,整個過程讓你一點都不感覺緊張。到了後來遇上醫療制度改革大潮,李徒弟就自立門戶在合肥南二環一帶開了一家牙科診所,結果越做越大,發展到了有幾十人規模的樣子。
退了休的何院長有時候也會到徒弟那去轉轉,指導指導,不過他更樂意的是去老年活動中心,和一幫退休工人在牌桌上或麻將桌上鬥智鬥勇,戰鬥得昏天黑地。
張不倫從小到大對職工醫院的醫生最大印象就是不裝,能治得了的肯定盡心給你治療,治不了的也會當場毫不含糊地告訴你,並且還給你提供不少參考意見,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辦怎麼辦。
廠裡職工去醫院看病是不需要掏錢的,進廠的時候一人會發一個白色的小本子,看病結束,拿著小本子到掛號收費的地方劃價登個記就行了,因此廠裡的職工經常開點頭疼腦熱,感冒發燒的常用藥放在家備用,張不倫家也是如此,
有一次張不倫發燒,高燒四十多度,張媽媽從家裡找出了退燒藥,喂他吃了幾次都退不了燒,於是張爸爸,張媽媽連忙慌慌張張帶著張不倫去職工醫院找兒科的錢主任。
錢主任診斷完沉吟半晌,說孩子這病我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用藥量我把握不好,你們得趕緊去安醫門診部去找我的老師。錢主任把他老師的名字,科室詳細地寫給了張媽媽,送張不倫一家到醫院門口的時候,還反覆特意交代,如果萬一找不到她老師,一定要找一個年紀大的老醫生給孩子看病。
那天還比較幸運,到了安醫門診部,很順利的就找到了錢主任的老師,老人家那才叫藝高人膽大,問了問病情,翻翻眼睛,看看舌頭,然後默不作聲去配了大概是平常大人藥量一倍半的針劑,哐唧對著張不倫屁股就紮下去了。
據說就這一針,一直躺在張爸爸懷裡的昏昏沉睡的張不倫,等走出醫院門口的時候,已經開始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了。
當時張不倫家隔壁鄰居住著個姓張的伯伯,比張不倫父母歲數要大一些,也是職工醫院的醫生。當時就外科技術而言,張伯伯絕對是出類拔萃,不僅在廠裡,即便是到了區裡,市裡,那也是屈指可數的。
老家在北京的張伯伯之所以來張不倫他們廠,後來就他老人家自己總結起來應該是歸根於他的脾氣。張伯伯年輕的時候,衛校剛一畢業就報名參軍抗美援朝,雄赳赳氣昂昂的跟著隊伍準備到朝鮮去教訓美帝國主義,結果部隊剛開拔到鴨綠江邊,板門店那邊談完了,沒仗打了。於是部隊只好奉命回防,後來陸續又收到了部隊縮減整編,後勤機關撤銷的命令。
張伯伯復員後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平日裡忙忙碌碌,夜以繼日,爭分奪秒,救死扶傷,很是展現了一把青春的風采,深得患者和醫院上上下下的喜愛。不過年輕時張伯伯就有一點,脾氣直,對人對事有啥說啥,從來不會拐彎。
有一回,幾公里外的一家工廠突然發生了安全事故,出現了工傷,張伯伯他們接到電話第一時間就帶著救護車趕到了事故現場,那是一個爆炸現場,一片狼藉,地上躺著好幾個傷員。
於是張伯伯他們趕緊抓緊時間進行搶救,其中有一個躺在地上,家屬都來了,哭哭啼啼,張伯伯過去一看,直接和身邊的人說,這個趕緊拉太平間吧,沒救了,
家屬不幹了,紛紛質問你還是不是醫生啊,才看一眼搶救都不搶救就說我們家人沒救了。
張伯伯也不惱,指著傷者說你們看心臟都掛身體外面了,你讓我怎麼救?家屬自己一看,也不吭聲了,趕緊起身料理後事去了。
誰知道,就是這件事,給張伯伯的未來種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