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黑白
章節報錯
敢走夜路並慣於走夜路的人,一般是不懼鬼的,但仍有膽大而被嚇死的傳說,回頭細細追究還是被人嚇死的。
由此想,假設定個正義一方,如人是白,鬼是黑,嚇死人的人活著,死的人成了鬼,鬼再出來嚇人,到底誰算白誰算黑?如鬼是白,人是黑,嚇死的人出來,再出來把嚇人的人又嚇死了,到底誰算白誰算黑?
後人說伏羲伏龜而出,龜殼中有八卦,誰查證過八卦是黑是白?
後人記周文王身陷囹圄,感伏羲圖而解周易,千年中誰見過周易中有太極黑與白的記載?
後人讀道德經,內只有順應天地,卻未見黑白,由此而看道教中太極、陰陽、八卦、黑白只是由後人演繹而出。
孔聖人說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歷朝歷代覺得是對的,畢竟忠孝仁義是大家的楷模,按照這個標準幾千年中有了科舉。
每科全國取士之人不過數百人,於是朝堂之上,一片義正詞嚴:“臣嘗聞我朝以忠孝治天下!”
而每遇改朝換代,無論文有“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的千古名篇,還是武有閻應元江陰城下連折敵三王十八將卻再無力獨守的一聲長嘆,孔聖人的後人們態度往往出人意料,倒履而出,拱手相迎,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元人來了如此,清人來了如此,日本人來了還是如此,這算是黑是白?
如斯,其實世間本就沒有非黑即白。所以,不要輕易跳著腳對人說:“我都是為你好!”
你是黑是白?我又是黑是白?你感覺的黑白可是我感覺的黑白?如此而已!
《蜀山軼事》第二十七章 黑白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