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苟道人
章節報錯
廬州城往西有個防虎山。不知哪年哪月,有個道長在此結廬而居,漸漸有了名氣,鄉民賙濟之下,建了個道觀。
道長是個大智之人,論道透徹,周圍的人都願上他那去。
這一日,道觀前忽然就來了條流浪狗,渾身髒兮兮的,一身傷痕。
徒弟們給狗餵了點吃的,正準備趕走的時候,恰巧遇見從山外回來的道長。
道長眼睛一亮:“留下!”
道長把狗帶到自己房間,吩咐徒弟們燒水備藥,好好地給狗洗了個澡。
狗倒不是個忘恩負義之輩,第二日再見道長,啊嗚一聲長跪不起。
道長看著狗,一臉慈祥。
自此,狗就在道觀留了下來。
往後的日子,狗比徒弟們修道還自覺,晨頌暮修,最喜歡的就是聽道長論道。
每逢道長論道到妙處,狗在道長身邊臥著,哼哼唧唧,搖頭晃腦,一副瞭然的樣子。
時間長了,徒弟們給狗起了個名字,叫苟道人。
如此,二十多年過去了,道長老了,發白如霜。狗也老了,步履蹣跚。
一日,道長吩咐徒弟沐浴更衣,要出山雲遊訪客,此去時間不短。
臨走就一件事特別叮囑:“苟道人大限快到了,到時候你們師兄弟一定要記住,把它吃了,肉剁得越小越好,切記切記!”
道長走後不過三五日,苟道人果然在道觀門邊歸天了。
徒弟們和苟道人多年朝夕相處,早有感情了,想想師傅臨行之言估計也是老糊塗了,於是哪捨得吃,找了塊地方把苟道人厚葬了。
半年後,道長回來了,問到苟道人,徒弟們如實相告。
道長一聲長嘆:“唉!命中註定,都是劫數!”
第二天傍晚,道長把一眾徒弟喊到房間,和徒弟們說:“苟道人下輩子封侯拜相,一世富貴榮華,可就是難逃口水之災,揹負幾世罵名,猶似亂箭穿心。讓你們把它吃了,沾上點你們的口水,此劫數也就消了。可惜,天道若水,想逆天改命是不行了。想來,這就是它的運數吧!”
說完,道長長嘆一聲,當夜,羽化昇天。
又是好多年過去了,廬州城內還真出了個大人物。
早年金榜題名,春風得意。中年回鄉辦團練,四處征戰,興辦洋務,官拜中堂。他的部隊屢戰屢勝,也混出個響亮的名號,稱為淮軍,將星雲集,人才濟濟,就是北洋的前身。
可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朝廷無能,儘管對內處處是招,對外卻屢屢受制,被打得慘不忍睹。中堂一身本事,也只能周旋於各國,委曲求全,簽了不少喪權辱國條約。
再到後來麾下艦隊兵敗黃海,更讓國人覺得奇恥大辱,後百餘年,世人都以賣國賊罵之,提到中堂,唾沫橫飛。死後多少年,儘管後人褒貶不一,但正史中卻依然記載著千秋罵名。
中堂去世的那夜,彌留之際,盯著牆上的一幅道人圖,淚流滿面。